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

异性恋女性注视时间的范畴特异性:是性吸引?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1 文献综述第10-18页
    1.1 性吸引力的范畴特异性第10-13页
    1.2 腰臀比与生理周期第13-14页
    1.3 择偶偏好与外貌社会比较第14-16页
    1.4 点探测范式第16-18页
2 问题提出第18-21页
    2.1 研究目的与假设第19页
    2.2 研究意义第19-21页
3 实验一:腰臀比和生理周期对异性恋女性注视时间的影响第21-28页
    3.1 目的与假设第21页
    3.2 方法第21-23页
        3.2.1 被试第21页
        3.2.2 测量工具第21页
        3.2.3 实验材料第21-22页
        3.2.4 程序第22-23页
        3.2.5 统计分析第23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23-26页
        3.3.1 剔除极端值第23页
        3.3.2 数据转换第23页
        3.3.3 吸引力主观评定结果第23-24页
        3.3.4 腰臀比对注视时间的影响第24页
        3.3.5 生理周期对注视时间的影响第24-25页
        3.3.6 吸引力主观评定结果与注视时间之间的相关第25-26页
    3.4 讨论第26-28页
4 实验二:外貌社会比较对女性注视时间范畴特异性的影响第28-34页
    4.1 目的和假设第28页
    4.2 方法第28-29页
        4.2.1 被试第28页
        4.2.2 测量工具第28-29页
        4.2.3 实验材料第29页
        4.2.4 程序第29页
        4.2.5 统计分析第29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29-32页
        4.3.1 剔除极端值第29-30页
        4.3.2 数据转换第30页
        4.3.3 性吸引力的主观评定第30页
        4.3.4 注视时间第30-31页
        4.3.5 吸引力主观评定与注视时间之间的相关第31页
        4.3.6 外貌社会比较对注视时间的影响第31页
        4.3.7 性吸引,外貌社会比较对注视时间的影响第31-32页
    4.4 讨论第32-34页
5 实验三:点探测范式下的范畴特异性第34-37页
    5.1 目的与假设第34页
    5.2 方法第34-35页
        5.2.1 被试第34页
        5.2.2 测量工具第34-35页
        5.2.3 实验材料第35页
        5.2.4 程序第35页
        5.2.5 统计分析第35页
    5.3 结果与分析第35-36页
        5.3.1 数据准备第35-36页
        5.3.3 反应时间第36页
    5.4 讨论第36-37页
6 总讨论第37-40页
7 结论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51页
附录第51-52页
致谢第52-53页
在硕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经济新常态下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路径研究--以平顶山市为例
下一篇:河南省县域住宅市场均衡发展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