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6页 |
1.1.1 钢筋混凝土异形柱 | 第11-12页 |
1.1.2 钢管混凝土异形柱 | 第12-15页 |
1.1.3 研究钢管混凝土异形柱的意义 | 第15-16页 |
1.2 异形柱结构体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1页 |
1.2.1 钢筋混凝土异形柱 | 第16-18页 |
1.2.2 钢骨混凝土异形柱 | 第18页 |
1.2.3 钢管混凝土柱 | 第18-19页 |
1.2.4 钢管混凝土异形柱 | 第19-21页 |
1.3 ABAQUS简介 | 第21-22页 |
1.3.1 软件介绍 | 第21-22页 |
1.3.2 隐式求解器ABAQUS/Standard | 第22页 |
1.4 本文研究工作 | 第22-24页 |
第2章 模型建立 | 第24-34页 |
2.1 研究目标 | 第24页 |
2.2 材料本构的选取 | 第24-29页 |
2.2.1 钢材本构 | 第25-26页 |
2.2.2 混凝土本构 | 第26-29页 |
2.3 单元的选取与网格划分 | 第29-30页 |
2.4 连接方式的选取 | 第30-31页 |
2.5 分析步设置 | 第31页 |
2.6 边界条件 | 第31页 |
2.7 加载制度 | 第31-33页 |
2.8 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钢管混凝土L形柱节点单向加载结果与分析 | 第34-46页 |
3.1 几何模型 | 第34页 |
3.2 单调加载时的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34-35页 |
3.3 往复加载时的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35-44页 |
3.3.1 加载破坏过程 | 第35-41页 |
3.3.2 应力分布图 | 第41-42页 |
3.3.3 滞回曲线 | 第42-43页 |
3.3.4 骨架曲线 | 第43-44页 |
3.3.5 延性系数 | 第44页 |
3.4 小结 | 第44-46页 |
第4章 钢管混凝土L形柱节点双向加载结果与分析 | 第46-57页 |
4.1 几何模型 | 第46页 |
4.2 单调加载时的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46-47页 |
4.3 往复加载时的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47-56页 |
4.3.1 加载破坏过程 | 第47-52页 |
4.3.2 应力分布图 | 第52-54页 |
4.3.3 滞回曲线 | 第54-55页 |
4.3.4 骨架曲线 | 第55页 |
4.3.5 延性系数 | 第55-56页 |
4.4 小结 | 第56-57页 |
第5章 钢筋混凝土L形柱节点单向加载结果与分析 | 第57-66页 |
5.1 几何模型 | 第57页 |
5.2 单调加载时的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57-58页 |
5.3 往复加载时的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58-65页 |
5.3.1 加载破坏过程 | 第58-61页 |
5.3.2 应力分布图 | 第61-63页 |
5.3.3 滞回曲线 | 第63-64页 |
5.3.4 骨架曲线 | 第64页 |
5.3.5 延性系数 | 第64-65页 |
5.4 小结 | 第65-66页 |
结论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导师简介 | 第74-75页 |
作者简介 | 第75-76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