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0-16页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第10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矽卡岩型矿床研究现状简述 | 第10-12页 |
1.2.2 宝山铜钼多金属矿床的勘查、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3-14页 |
1.4 完成工作量 | 第14页 |
1.5 主要成果与认识 | 第14-16页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6-22页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第16页 |
2.2 区域地层 | 第16-18页 |
2.2.1 上元古界 | 第16-17页 |
2.2.2 早古生界 | 第17页 |
2.2.3 中生界 | 第17页 |
2.2.4 新生界 | 第17-18页 |
2.3 区域侵入岩 | 第18页 |
2.4 区域构造 | 第18页 |
2.5 区域金属矿产特征 | 第18-22页 |
第3章 矿床地质特征 | 第22-33页 |
3.1 地层 | 第22-24页 |
3.1.1 下寒武统铅山组(? 1q) | 第22页 |
3.1.2 下白垩统九峰山组(K1j) | 第22-23页 |
3.1.3 下白垩统宁远村组(K1n) | 第23页 |
3.1.4 下白垩统甘河组(K1g) | 第23-24页 |
3.1.5 第三系中新统—上新统孙吴组(N1-2s) | 第24页 |
3.1.6 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hal) | 第24页 |
3.2 侵入岩 | 第24页 |
3.3 矿区构造 | 第24-25页 |
3.3.1 NW向阿廷河断裂 | 第24-25页 |
3.3.2 NE向断裂 | 第25页 |
3.4 矿床地质特征 | 第25-33页 |
3.4.1 矿石特征 | 第25-28页 |
3.4.2 矿床变质作用、围岩蚀变分带及特征 | 第28-30页 |
3.4.3 成矿期次及成矿阶段 | 第30-33页 |
第4章 成矿岩体地球化学特征 | 第33-46页 |
4.1 岩相学特征 | 第33-34页 |
4.2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34-36页 |
4.3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36-39页 |
4.4 岩石成因 | 第39-41页 |
4.5 构造环境分析 | 第41-46页 |
第5章 流体包裹体特征 | 第46-57页 |
5.1 样品采集 | 第46页 |
5.2.包裹体岩相学 | 第46-47页 |
5.3 成矿流体的物理化学性质 | 第47-54页 |
5.3.1 均一温度 | 第47-49页 |
5.3.2 流体盐度 | 第49-52页 |
5.3.3 流体密度 | 第52页 |
5.3.4 流体成矿压力及深度 | 第52-54页 |
5.4 讨论 | 第54-57页 |
5.4.1 成矿流体性质及演化 | 第54-55页 |
5.4.2 流体的不混溶(沸腾)作用与成矿 | 第55-57页 |
第6章 矿床成因探讨 | 第57-59页 |
6.1 矿床类型 | 第57页 |
6.2 成矿流体性质及沉淀机制 | 第57页 |
6.3 成矿动力学背景 | 第57-59页 |
结论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附录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