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移动通信论文

移动容迟网络节点睡眠调度机制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7页
    1.1 问题的提出背景第12-15页
    1.2 研究目的第15页
    1.3 研究内容第15-16页
    1.4 论文结构安排第16-17页
第二章 节点能量节约机制第17-25页
    2.1 节能机制介绍第17-18页
    2.2 节能机制的分类第18-24页
        2.2.1 基于周期工作的能量节约机制第19-23页
        2.2.2 数据驱动机制第23-24页
        2.2.3 基于移动性的机制第24页
    2.3 本章总结第24-25页
第三章 基于幂律分布的节点睡眠调度节能机制第25-44页
    3.1 节点的通信特征第25-27页
        3.1.1 接触时间和接触间隔时间第25-26页
        3.1.2 接触间隔时间分布特征第26-27页
    3.2 真实数据集接触间隔时间的特性分析第27-33页
        3.2.1 时间变化特征第27-29页
        3.2.2 分布特征第29-32页
        3.2.3 小结第32-33页
    3.3 节点的状态转换和相关操作第33-38页
        3.3.1 唤醒状态的主要操作第33-35页
        3.3.2 扫描操作第35-36页
        3.3.3 连接建立操作第36-37页
        3.3.4 能量更新操作第37-38页
    3.4 基于帕累托分布的节点睡眠调度节能机制第38-43页
        3.4.1 扫描控制模块第38-41页
        3.4.2 接口状态转换模块第41-43页
    3.5 本章总结第43-44页
第四章 仿真实验与分析第44-61页
    4.1 网络仿真工具发展概况第44-45页
    4.2 机会网络仿真工具第45-51页
        4.2.1 移动模型仿真模块第46-48页
        4.2.2 路由仿真模块第48-49页
        4.2.3 事件机制模块和报告模块第49页
        4.2.4 运行模式第49-51页
        4.2.5 ONE的局限性第51页
    4.3 真实数据集仿真实验第51-57页
        4.3.1 仿真实验数据集介绍第51-52页
        4.3.2 仿真实验参数配置第52-53页
        4.3.3 仿真实验分析第53-57页
    4.4 全仿真实验第57-61页
        4.4.1 场景设置第57页
        4.4.2 节点参数设置第57-59页
        4.4.3 仿真实验结果分析第59-61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61-63页
    5.1 总结第61-62页
    5.2 展望第62-63页
致谢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7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SC公司内部控制环境问题研究
下一篇:我国道路交通犯罪扩张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