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一、被监护人意愿概述 | 第12-18页 |
(一) 被监护人意愿的内涵 | 第12-14页 |
1、被监护人的范围 | 第12-13页 |
2、被监护人意愿的含义 | 第13页 |
3、被监护人意愿的内容 | 第13-14页 |
(二) 尊重被监护人意愿的思想基础 | 第14-16页 |
1、注重人权保障的理念 | 第14-15页 |
2、贯彻私法自治原则的体现 | 第15-16页 |
(三) 被监护人意愿的性质探讨 | 第16-18页 |
1、被监护人意愿的意思表示属性 | 第16-17页 |
2、被监护人意愿与法律行为的关系 | 第17-18页 |
二、关于被监护人意愿的立法与司法现状分析 | 第18-24页 |
(一) 征询被监护人意愿的立法现状 | 第18-19页 |
1、征询被监护人意愿的立法规定 | 第18页 |
2、征询被监护人意愿的立法不足 | 第18-19页 |
(二) 司法实践中的做法及存在的问题 | 第19-24页 |
1、依法应征询而未征询被监护人意愿 | 第19-21页 |
2、将非完全行为能力等同于无意思能力而不征求被监护人意愿 | 第21页 |
3、盲目采纳被监护人意愿而无相关佐证 | 第21-22页 |
4、征询被监护人意愿的程序不规范 | 第22-23页 |
5、裁判文书对是否采纳意愿的说理不充分 | 第23-24页 |
三、关于建立和完善被监护人意愿征询制度的若干建议 | 第24-32页 |
(一) 构建意愿征询制度应遵从的理念及原则 | 第24-26页 |
1、被监护人意愿征询制度的理念 | 第24-25页 |
2、征询被监护人意愿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第25-26页 |
(二) 被监护人意愿征询制度的实体法完善 | 第26-28页 |
1、明确适用主体 | 第26页 |
2、确立判定标准 | 第26-27页 |
3、明确适用事项 | 第27页 |
4、建立个案审查制 | 第27-28页 |
5、明确相关法律后果 | 第28页 |
(三) 被监护人意愿征询制度的程序保障 | 第28-31页 |
1、设置家事法庭及专门的审判组织 | 第28-29页 |
2、实行专门的问询制度,充分发挥法官的调查职能 | 第29-30页 |
3、建立社会评价机制,确保意愿真实 | 第30页 |
4、细化裁判文书,增强说理性 | 第30-31页 |
(四) 设立征询被监护人意愿的监督机制 | 第31-32页 |
1、内部监督 | 第31页 |
2、外部监督 | 第31-32页 |
结语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6页 |
致谢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