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移动通信论文

IEEE 802.15.4协议MAC层机制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符号对照表第11-13页
缩略语对照表第13-1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8-22页
    1.1 研究背景第18-19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9页
    1.3 本文工作及内容安排第19-22页
第二章 IEEE 802.15.4 协议介绍第22-36页
    2.1 概述第22页
    2.2 Zig Bee协议介绍第22-24页
    2.3 IEEE 802.15.4 协议概述第24页
    2.4 网络拓扑第24-27页
    2.5 物理层规范第27页
    2.6 MAC层帧结构第27-30页
        2.6.1 概述第27-28页
        2.6.2 信标帧第28-29页
        2.6.3 数据帧第29页
        2.6.4 确认帧第29页
        2.6.5 命令帧第29-30页
    2.7 信道接入机制第30-34页
        2.7.1 超帧结构第30-31页
        2.7.2 CSMA/CA信道接入机制第31-32页
        2.7.3 GTS信道接入机制第32-34页
    2.8 数据传输第34-35页
        2.8.1 直接传输第34-35页
        2.8.2 传输间隔第35页
    2.9 小结第35-36页
第三章 IEEE 802.15.4 MAC层仿真系统第36-52页
    3.1 概述第36-37页
    3.2 MAC层基础仿真平台第37-42页
        3.2.1 离散事件调度器第37-38页
        3.2.2 队列模块第38-39页
        3.2.3 定时器模块第39页
        3.2.4 业务源模块第39页
        3.2.5 节点模块第39-40页
        3.2.6 物理层处理模块第40-41页
        3.2.7 链路模块第41-42页
    3.3 MAC层仿真系统设计第42-50页
        3.3.1 仿真系统初始化第42-43页
        3.3.2 超帧规划第43-44页
        3.3.3 竞争访问时段的实现第44-45页
        3.3.4 非竞争访问时段的实现第45-47页
        3.3.5 数据传输的实现第47-50页
    3.4 小结第50-52页
第四章 IEEE 802.15.4 仿真结果及性能分析第52-66页
    4.1 概述第52页
    4.2 协议参数设定第52-54页
        4.2.1 网络拓扑设置第52页
        4.2.2 超帧设置第52-53页
        4.2.3 帧设置第53-54页
        4.2.4 其他仿真参数第54页
    4.3 吞吐量第54-59页
        4.3.1 理论分析第54-57页
        4.3.2 实际仿真结果第57-58页
        4.3.3 节点数目的影响第58-59页
    4.4 时延及抖动第59-62页
        4.4.1 平均时延第60-61页
        4.4.2 抖动第61-62页
    4.5 存在固定带宽业务第62-65页
        4.5.1 固定带宽业务节点的性能分析第63-64页
        4.5.2 其他节点的性能分析第64-65页
    4.6 小结第65-66页
第五章 IEEE 802.15.4 MAC层机制改进第66-86页
    5.1 概述第66页
    5.2 GTS请求机制改进第66-70页
        5.2.1 现有GTS请求机制存在的问题第66页
        5.2.2 GTS请求机制改进方案第66-68页
        5.2.3 GTS请求机制改进结果第68-70页
    5.3 GTS分配机制改进第70-74页
        5.3.1 现有GTS分配机制的问题第70-71页
        5.3.2 GTS分配机制改进方案第71-72页
        5.3.3 GTS分配机制改进结果第72-74页
    5.4 超帧结构改进第74-81页
        5.4.1 现有超帧结构存在的问题第74页
        5.4.2 超帧结构改进方案第74-77页
        5.4.3 理论分析第77-78页
        5.4.4 超帧结构改进结果第78-81页
    5.5 综合改进机制的性能分析第81-83页
    5.6 小结第83-86页
第六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第86-88页
    6.1 工作总结第86-87页
    6.2 展望第87-88页
参考文献第88-90页
致谢第90-92页
作者简介第92-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承德市大学生村官任职期满再就业问题研究
下一篇:星载雷达杂波干扰环境建模与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