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微生物电解池中五种阴极材料还原Co(Ⅱ)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研究背景第8-13页
    1.1 废旧锂离子电池第8-9页
        1.1.1 重金属离子Co(Ⅱ)的来源、危害和钴资源第8页
        1.1.2 传统回收废旧锂离子电池中钴的方法第8-9页
    1.2 微生物电解池处理含重金属废水第9-10页
    1.3 微生物电解池中电极材料对产氢的影响第10-11页
    1.4 氧气对阴极受体还原的影响第11-12页
    1.5 研究目的与内容第12-13页
        1.5.1 研究目的第12页
        1.5.2 研究内容第12-13页
2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13-23页
    2.1 实验材料第13-17页
        2.1.1 阴极的制备第13页
        2.1.2 反应器组装与运行第13-14页
        2.1.3 阳极培养基第14-15页
        2.1.4 阴极液第15页
        2.1.5 试剂与仪器第15-17页
    2.2 系统性能评价指标第17-21页
        2.2.1 电流、电量和电流密度第17-18页
        2.2.2 基于阳极COD的收率(Y)第18页
        2.2.3 阳极库仑效率(CE_(an))第18-19页
        2.2.4 阴极库仑效率(CE_(ca))第19页
        2.2.5 基于输入电能的能量效率(ηE)第19-20页
        2.2.6 基于输入电能和消耗阳极底物的能量效率(ηE+S)第20-21页
        2.2.7 考虑了氧还原和Co(Ⅱ)还原氢气的表观过电势第21页
    2.3 分析方法第21-23页
3 结果与讨论第23-37页
    3.1 电压对Co(Ⅱ)还原和产氢的影响第23-27页
    3.2 氧气对Co(Ⅱ)还原和产氢的影响第27-28页
    3.3 氧气先于Co(Ⅱ)被还原第28-30页
    3.4 Co(Ⅱ)还原的循环伏安分析第30-31页
    3.5 钴的形貌和晶型分析第31-33页
    3.6 沉积钴催化产氢第33-35页
    3.7 阴极电极寿命和成本第35-37页
结论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4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42-43页
致谢第43-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海洋资源约束下海岛县产业转型研究--以舟山本岛为例
下一篇:宁波市江东区公共厕所空间布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