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 慢行交通接驳轨道交通的相关研究 | 第11-12页 |
1.2.2 与轨道交通接驳的慢行交通出行环境相关研究 | 第12-15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第二章 轨道交通接驳方式特性与行为选择影响因素分析 | 第17-26页 |
2.1 基于出行链的接驳方式分析 | 第17-19页 |
2.1.1 接驳行为产生过程 | 第17-18页 |
2.1.2 接驳方式特性分析 | 第18-19页 |
2.2 慢行交通接驳环境分析 | 第19-22页 |
2.2.1 步行出行环境 | 第20-21页 |
2.2.2 自行车出行环境 | 第21-22页 |
2.3 慢行交通接驳方式选择影响因素分析 | 第22-25页 |
2.3.1 宏观因素 | 第23-24页 |
2.3.2 微观因素 | 第24-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轨道交通接驳方式选择调查分析 | 第26-39页 |
3.1 调查方法 | 第26-29页 |
3.1.1 RP调查法 | 第26页 |
3.1.2 SP调查法 | 第26-29页 |
3.2 调查方案设计 | 第29-36页 |
3.2.1 调查背景 | 第29-32页 |
3.2.2 调查方案内容 | 第32-34页 |
3.2.3 调查问卷设计 | 第34-36页 |
3.3 调查数据初步分析 | 第36-38页 |
3.3.1 个人属性信息统计分析 | 第36-37页 |
3.3.2 不同情境下的接驳方式选择分析 | 第37-3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轨道交通慢行接驳方式选择行为分析 | 第39-53页 |
4.1 非集计模型 | 第39-43页 |
4.1.1 随机效用理论 | 第40-41页 |
4.1.2 MNL模型的一般形式 | 第41-43页 |
4.2 特性变量选择 | 第43-45页 |
4.3 参数标定及检验 | 第45-50页 |
4.3.1 步行环境下的接驳方式选择 | 第45-48页 |
4.3.2 自行车环境下的接驳方式选择 | 第48-50页 |
4.4 模型的敏感性分析 | 第50-5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轨道交通慢行接驳环境优化 | 第53-62页 |
5.1 慢行交通网络规划 | 第53-55页 |
5.1.1 步行交通网络规划 | 第53-54页 |
5.1.2 自行车交通网络规划 | 第54-55页 |
5.2 慢行交通道路规划 | 第55-58页 |
5.2.1 慢行交通道路断面推荐形式 | 第55-56页 |
5.2.2 自行车道路优化设计 | 第56-58页 |
5.3 慢行交通停车设施设计 | 第58-59页 |
5.4 慢行交通公共设施设计 | 第59-6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附录 慢行交通环境对轨道交通接驳方式选择的影响 | 第68-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