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海洋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基于荧光检测的·OH致死有害赤潮藻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1-19页
    1.1 赤潮概述第11-14页
    1.2 藻细胞活性检测方法第14-16页
    1.3 赤潮治理方法第16-17页
    1.4 ·OH致死赤潮藻的优势第17-18页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18-19页
第2章 细胞荧光染色及·OH产生原理第19-26页
    2.1 荧光染色原理第19-22页
    2.2 ·OH致死赤潮藻系统第22-24页
    2.3 TRO的测定第24-25页
    2.4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3章 赤潮藻细胞荧光染色实验第26-42页
    3.1 引言第26-27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27-32页
    3.3 FDA对中肋骨条藻的荧光染色计数实验第32-37页
        3.3.1 FDA浓度与染色率的关系第32-33页
        3.3.2 染色时间与染色率的关系第33-36页
        3.3.3 FDA计数精度的验证实验第36-37页
    3.4 SYTOX Green对塔玛亚历山大藻的荧光染色计数实验第37-40页
        3.4.1 实验步骤第38页
        3.4.2 实验结果第38-39页
        3.4.3 SYTOX Green计数精度的验证实验第39-40页
    3.5 本章小结第40-42页
第4章 ·OH致死赤潮藻实验第42-55页
    4.1 引言第42页
    4.2 仪器与试剂第42-43页
    4.3 ·OH致死中肋骨条藻实验第43-46页
        4.3.1 实验步骤第43-44页
        4.3.2 实验结果第44-46页
    4.4 ·OH致死塔玛亚历山大藻实验第46-48页
        4.4.1 实验步骤第46页
        4.4.2 实验结果第46-48页
    4.5 处理后叶绿素a含量的变化第48-53页
        4.5.1 叶绿素a标准曲线的绘制第48-49页
        4.5.2 实验步骤第49-50页
        4.5.3 实验结果第50-53页
    4.6 本章小结第53-55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55-57页
    5.1 结论第55-56页
    5.2 展望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2页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第62-63页
致谢第63-64页
作者简介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民办高校营销战略的研究--以南昌理工学院为例
下一篇:真人秀节目的乡村表征与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