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6页 |
1.1 课题的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钛/铝异种材料非钎焊连接研究现状与分析 | 第12-20页 |
1.2.1 激光焊接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2 电弧焊接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2.3 电子束焊接研究现状 | 第18页 |
1.2.4 搅拌摩擦焊接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1.3 钛/铝异种材料钎焊及液相扩散焊研究现状与分析 | 第20-24页 |
1.3.1 钎焊及液相扩散焊研究现状 | 第20-24页 |
1.3.2 钛侧界面反应研究 | 第24页 |
1.4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第2章 试验材料、设备及方法 | 第26-32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26-27页 |
2.1.1 母材 | 第26页 |
2.1.2 预镀层材料 | 第26页 |
2.1.3 钎料 | 第26-27页 |
2.2 试验设备 | 第27-28页 |
2.2.1 预浸镀试验设备 | 第27页 |
2.2.2 焊接试验设备 | 第27-28页 |
2.3 试验研究方法 | 第28-29页 |
2.3.1 母材预镀与焊前处理 | 第28页 |
2.3.2 预浸镀试验 | 第28页 |
2.3.3 高频感应钎焊过程 | 第28-29页 |
2.4 微观组织与性能分析测试方法 | 第29-32页 |
2.4.1 同步热分析仪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 | 第29页 |
2.4.2 X射线衍射物相结构分析 | 第29-30页 |
2.4.3 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仪微观组织与成分分析 | 第30页 |
2.4.4 力学性能测试分析 | 第30-32页 |
第3章 钛合金表面预浸镀层形貌及界面组织结构 | 第32-44页 |
3.1 预浸镀铝工艺及原理 | 第32-33页 |
3.2 预镀层宏观形貌特征 | 第33-37页 |
3.2.1 纯铝镀层形貌特征 | 第33-35页 |
3.2.2 含硅铝镀层形貌特征 | 第35页 |
3.2.3 稀土铝镀层形貌特征 | 第35-36页 |
3.2.4 预浸镀过程分析 | 第36-37页 |
3.3 TC4钛合金与预浸镀层界面特征 | 第37-43页 |
3.3.1 预镀纯铝界面特征 | 第37-39页 |
3.3.2 预镀低硅铝界面特征 | 第39-42页 |
3.3.3 预镀铝稀土界面特征 | 第42-4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4章 钛与铝钎焊接头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 | 第44-65页 |
4.1 钎料制备与分析 | 第44-46页 |
4.2 超声作用下钎料在预镀铝层上润湿铺展性能 | 第46-48页 |
4.3 钎焊钎缝微观组织分析 | 第48-59页 |
4.3.1 未预镀层TC4钛合金与 3A21铝合金钎焊 | 第48-49页 |
4.3.2 浸纯铝层后钎焊分析 | 第49-51页 |
4.3.3 不同元素热浸镀层钎焊分析 | 第51-55页 |
4.3.4 焊后直接水冷高频感应钎焊分析 | 第55页 |
4.3.5 使用ZnAlCuSn钎料钎焊分析 | 第55-58页 |
4.3.6 钎缝形成过程及组织演变分析 | 第58-59页 |
4.4 焊后接头力学性能 | 第59-60页 |
4.5 接头断口特征分析 | 第60-63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5章 钛侧界面化合物反应机制及生长规律分析 | 第65-81页 |
5.1 钛元素与不同元素间的冶金反应产物 | 第65-66页 |
5.1.1 Ti-Al间化合物 | 第65-66页 |
5.1.2 Ti-Al-Si间化合物 | 第66页 |
5.1.3 Ti-Al-Re间化合物 | 第66页 |
5.2 合金元素对反应层的影响 | 第66-74页 |
5.2.1 镀纯Al的界面反应层 | 第66-69页 |
5.2.2 Si元素对界面反应的影响 | 第69-72页 |
5.2.3 Re元素对界面反应的影响 | 第72-74页 |
5.3 界面层在预镀和钎焊两个热过程后组织形态对比分析 | 第74-75页 |
5.4 界面反应层生长过程模型构建与分析 | 第75-80页 |
5.4.1 预镀纯Al与焊接过程界面反应层生长模型分析 | 第75-77页 |
5.4.2 预镀Al-xSi与焊接过程界面反应层生长模型分析 | 第77-78页 |
5.4.3 预镀Al-Re与焊接过程界面反应层生长模型分析 | 第78-8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结论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9页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