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地方农业经济论文

本溪满族自治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16页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背景第11-13页
     ·问题的提出第11页
     ·研究背景第11-13页
   ·研究技术路线第13页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3-16页
     ·资料分析法第14页
     ·实地调研法第14页
     ·比较研究方法第14页
     ·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方法第14-16页
第2章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理论第16-22页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第16-17页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形成与发展第17-22页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曲折历程第17-18页
     ·改革开放后到1990年代初期的繁荣局面第18-19页
     ·1990年代初期到2000年代初期面临的现实挑战第19-20页
     ·2000年代初期以来面临的现实机遇第20-22页
第3章 本溪满族自治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条件分析第22-34页
   ·本溪满族自治县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素第22-24页
     ·地理位置第22页
     ·自然条件第22页
     ·资源条件第22-23页
     ·经济社会发展第23-24页
   ·本溪满族自治县农村建设现状第24-25页
     ·村庄职能现状第24页
     ·村庄规模现状第24页
     ·村庄空间布局现状第24-25页
     ·村民生活现状第25页
   ·本溪满族自治县农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5-28页
     ·土地资源浪费严重第25-26页
     ·村庄布局混乱,发展无序第26页
     ·建筑质量较差,道路系统不完善第26-27页
     ·配套设施不完善第27页
     ·环卫设施匮乏,村容村貌环境较差第27-28页
     ·燃料利用结构不合理第28页
   ·本溪满族自治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机遇分析第28-31页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第28页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第28-29页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29页
     ·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第29页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实施第29-30页
     ·丹东与沈阳市未来产业发展对接第30-31页
   ·本溪满族自治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挑战分析第31-34页
     ·区域经济日益激烈第31-32页
     ·外围地区发展环境日益改善第32-33页
     ·非平衡的省域经济格局正在形成和强化第33-34页
第4章 本溪满族自治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第34-54页
   ·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目标第34-35页
     ·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第34页
     ·完善配套设施建设第34-35页
     ·优化农村人居环境第35页
     ·实现村庄文明和谐第35页
   ·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原则第35-36页
     ·科学规划原则第35页
     ·经济建设为中心原则第35页
     ·因地制宜原则第35-36页
     ·以人为本原则第36页
     ·节约资源原则第36页
     ·城乡统筹原则第36页
   ·新农村建设的模式选择第36-54页
     ·新农村建设模式选择第36-38页
     ·模式要点解析第38-54页
第5章 结论第54-56页
   ·基本结论第54-55页
   ·主要贡献第55页
   ·遗留问题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带时间窗的农产品冷链物流车辆路径问题研究
下一篇:海峡西岸经济区海员产业发展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