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代码坏味检测的阈值动态优化方法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标 | 第9-10页 |
1.2 相关研究 | 第10-16页 |
1.2.1 代码坏味检测方法 | 第10-11页 |
1.2.2 代码坏味检测工具 | 第11-14页 |
1.2.3 代码坏味检测的阈值及其估计 | 第14-16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6-17页 |
第2章 方法框架 | 第17-22页 |
2.1 方法流程与框架 | 第17-19页 |
2.2 坏味检测 | 第19页 |
2.3 手工确认与重构 | 第19-20页 |
2.4 反馈收集 | 第20页 |
2.5 阈值优化 | 第20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0-22页 |
第3章 阈值优化算法 | 第22-31页 |
3.1 阈值优化目标 | 第22-25页 |
3.1.1 相关概念 | 第22-23页 |
3.1.2 可用度量 | 第23-24页 |
3.1.3 优化问题的形式化描述 | 第24-25页 |
3.2 最优阈值搜索 | 第25-30页 |
3.2.1 阈值优化问题的简化描述 | 第25-26页 |
3.2.2 基于遗传算法的搜索算法 | 第26-28页 |
3.2.3 查准率的估算 | 第28-30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4章 实验验证 | 第31-47页 |
4.1 实验对象 | 第31-32页 |
4.2 代码坏味及其数据收集 | 第32-39页 |
4.2.1 长方法 | 第32-34页 |
4.2.2 克隆代码 | 第34-36页 |
4.2.3 特征依赖 | 第36-38页 |
4.2.4 过度亲密 | 第38-39页 |
4.3 遗传算法参数配置 | 第39-40页 |
4.4 实验过程 | 第40-41页 |
4.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1-46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