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文献综述 | 第7-26页 |
1.1 聚碳酸酯的发展背景 | 第7-8页 |
1.2 共聚反应催化体系介绍 | 第8页 |
1.3 共聚反应的机理及选择性 | 第8-10页 |
1.3.1 共聚反应机理 | 第8-9页 |
1.3.2 交替共聚反应化学选择性 | 第9-10页 |
1.4 聚碳酸酯的降解机理 | 第10-11页 |
1.5 多种环氧烷烃与CO_2的交替共聚反应及共聚物降解 | 第11-24页 |
1.5.1 环氧丙烷与CO_2的交替共聚反应及共聚物降解研究 | 第11-13页 |
1.5.2 环氧苯乙烯与CO_2的交替共聚反应及共聚物降解研究 | 第13-15页 |
1.5.3 环氧氯丙烷与CO_2的交替共聚反应及共聚物降解研究 | 第15-17页 |
1.5.4 3,4-环氧丁酸叔丁酯与CO_2的交替共聚反应及共聚物降解研究 | 第17-18页 |
1.5.5 环氧环己烷与CO_2的交替共聚反应及共聚物降解研究 | 第18-21页 |
1.5.6 茚环氧化物与CO_2的交替共聚反应及共聚物降解研究 | 第21-22页 |
1.5.7 环氧环戊烷与CO_2的交替共聚反应及聚合物降解研究 | 第22-24页 |
1.6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2 CO_2与含氮环氧烷烃的交替共聚及共聚物降解研究 | 第26-46页 |
2.1 引言 | 第26-27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7-34页 |
2.2.1 原料及试剂 | 第27页 |
2.2.2 实验仪器及测试条件 | 第27页 |
2.2.3 催化剂的合成 | 第27-28页 |
2.2.4 助催化剂的合成 | 第28-29页 |
2.2.5 环氧烷烃单体的制备 | 第29-30页 |
2.2.6 CO_2与环氧烷烃的聚合反应 | 第30-31页 |
2.2.7 顺式环状碳酸酯的合成反应 | 第31-32页 |
2.2.8 聚合物的封端反应 | 第32页 |
2.2.9 纯聚合物及封端聚合物的热降解反应 | 第32页 |
2.2.10 助催化剂作用下聚合物的降解反应(溶液) | 第32页 |
2.2.11 催化剂和助催化剂共同作用下聚合物的降解反应(溶液) | 第32页 |
2.2.12 催化剂和助催化剂共同作用下聚合物的降解反应(本体) | 第32-33页 |
2.2.13 聚合物链结构测试及聚合物热力学测试 | 第33页 |
2.2.14 原位红外监测的聚合物的可降解循环测试 | 第33页 |
2.2.15 DFT 计算 | 第33-34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4-45页 |
2.3.1 环氧烷烃与CO_2交替共聚结果分析 | 第34-35页 |
2.3.2 聚合物核磁谱图表征 | 第35-37页 |
2.3.3 聚合物链结构单元的分析 | 第37页 |
2.3.4 CO_2与环氧烷烃交替共聚降解循环研究 | 第37-40页 |
2.3.5 聚合物的降解研究 | 第40-41页 |
2.3.6 聚合物的降解机理研究 | 第41-44页 |
2.3.7 聚合物热力学性能分析 | 第44-4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3 CO_2与内消旋含氮环氧烷烃的不对称交替共聚反应研究 | 第46-51页 |
3.1 引言 | 第46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6-49页 |
3.2.1 原料及试剂 | 第46-47页 |
3.2.2 实验仪器及测试条件 | 第47页 |
3.2.3 聚碳酸酯的降解及ee值的测定 | 第47-49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9-50页 |
3.3.1 CO_2与环氧烷烃共聚反应研究 | 第49-50页 |
3.3.2 聚合物的热力学及结晶性能分析 | 第5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7页 |
附录A 主要化合物的核磁谱图 | 第57-61页 |
附录B 主要缩写词 | 第61-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