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共产党论文--党的建设论文--组织建设论文--党的纪律检查工作论文

以人为本的廉洁教育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1章 绪论第13-31页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3-16页
        1.1.1 选题背景第13-15页
        1.1.2 研究意义第15-16页
    1.2 选题研究现状及述评第16-27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6-18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8-25页
        1.2.3 研究述评第25-27页
    1.3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第27-28页
        1.3.1 研究思路第27页
        1.3.2 主要内容第27-28页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第28-31页
        1.4.1 主要研究方法第28-29页
        1.4.2 研究的创新点第29-31页
第2章 以人为本的廉洁教育的基本理论第31-57页
    2.1 以人为本的蕴涵第31-45页
        2.1.1 以人为本的概念第32-35页
        2.1.2 以人为本的特征第35-37页
        2.1.3 以人为本与相关概念的辨析第37-45页
    2.2 廉洁教育及相关概念第45-50页
        2.2.1 廉政教育和党风廉政教育第45-46页
        2.2.2 狭义的廉洁教育第46-47页
        2.2.3 反腐倡廉教育第47-50页
    2.3 以人为本的廉洁教育的内涵、特征和原则第50-57页
        2.3.1 以人为本的廉洁教育的内涵第50-52页
        2.3.2 以人为本的廉洁教育的特征第52-54页
        2.3.3 以人为本的廉洁教育的原则第54-57页
第3章 我国廉洁教育的历史和现状第57-105页
    3.1 新中国建立至“文革”结束我国的廉洁教育第57-68页
        3.1.1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廉洁教育第58-62页
        3.1.2 社会主义十年建设时期的廉洁教育第62-66页
        3.1.3 “文革时期”的廉洁教育第66-68页
    3.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廉洁教育第68-105页
        3.2.1 改革开放至上世纪未我国的廉洁教育第68-74页
        3.2.2 新世纪以来我国的廉洁教育第74-89页
        3.2.3 当前我国廉洁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第89-105页
第4章 以人为本的廉洁教育体制和机制的革新第105-149页
    4.1 廉洁教育的逻辑起点第105-115页
        4.1.1 腐败的原因及腐败动机的理论分析第106-110页
        4.1.2 现实的个人:廉洁教育的逻辑起点第110-115页
    4.2 以人为本的廉洁教育领导体制与职责分工体制的健全和完善第115-130页
        4.2.1 体制的定义及与相关概念的区别第116-118页
        4.2.2 改革领导体制:廉洁教育领导机构的独立化第118-126页
        4.2.3 完善职责分工体制:形成密切协作的整体合力第126-130页
    4.3 以人为本的廉洁教育机制的健全与优化第130-149页
        4.3.1 以人为本的廉洁教育机制的类型、特征和功能第130-136页
        4.3.2 健全以人为本的廉洁教育的系统整合机制第136-140页
        4.3.3 优化以人为本的廉洁教育的角色认同机制第140-143页
        4.3.4 完善以人为本的廉洁教育的绩效评估机制第143-149页
第5章 以人为本的廉洁教育的实现路径第149-214页
    5.1 塑造以人为本的廉洁教育的理念第149-161页
        5.1.1 回归现实生活:确立生活化的理念第149-153页
        5.1.2 融入“交往实践”:确立大众化的理念第153-156页
        5.1.3 围绕“现实的个人”:确立人性化的理念第156-161页
    5.2 拓展以人为本的廉洁教育的内容第161-177页
        5.2.1 廉洁主题教育内容的生活化取材第161-163页
        5.2.2 廉洁作风教育内容的体验性融入第163-165页
        5.2.3 示范教育和警示教育内容的现实性回归第165-166页
        5.2.4 加强对公务人员的岗位廉洁教育第166-169页
        5.2.5 注重对官员的心理健康教育第169-174页
        5.2.6 强化反腐败的形势教育第174-177页
    5.3 创新以人为本的廉洁教育的方法第177-185页
        5.3.1 探索主体互动的对话咨询法第178-180页
        5.3.2 完善网络廉洁教育法第180-182页
        5.3.3 运用隐性廉洁教育法第182-185页
    5.4 构建以人为本的廉洁教育主体互动模式第185-197页
        5.4.1 主体性理论:主体互动模式构建的理论基石第185-189页
        5.4.2 以人为本的廉洁教育主体性的构成要素第189-192页
        5.4.3 以人为本的廉洁教育主体互动模式构建的机制第192-197页
    5.5 筑牢以人为本的廉洁教育的运行基石第197-214页
        5.5.1 注重家庭廉洁教育第197-201页
        5.5.2 强化学校廉洁教育第201-204页
        5.5.3 推进社会廉洁文化建设第204-214页
结论第214-217页
致谢第217-219页
参考文献第219-226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226页

论文共22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移动Sink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精度优化算法
下一篇:具有偏好的竞争性众包任务分配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