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11-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4页 |
1.1 大规模MIMO技术 | 第13-15页 |
1.2 预编码算法 | 第15-16页 |
1.3 传统的线性预编码算法的原理 | 第16-19页 |
1.3.1 ZF预编码算法 | 第16-17页 |
1.3.2 RZF预编码算法 | 第17页 |
1.3.3 BD预编码算法 | 第17-19页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19-24页 |
1.4.1 已有的研究工作 | 第19-20页 |
1.4.2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1.4.3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1-23页 |
1.4.4 全文工作的意义 | 第23-24页 |
第二章 基于完美CSI的大规模MIMO预编码算法 | 第24-38页 |
2.1 单小区场景下的预编码算法 | 第24-32页 |
2.1.1 引言 | 第24-25页 |
2.1.2 系统模型 | 第25-27页 |
2.1.3 一种优化的BD预编码算法 | 第27-28页 |
2.1.4 数值结果 | 第28-31页 |
2.1.5 小结 | 第31-32页 |
2.2 多小区场景下的预编码算法 | 第32-37页 |
2.2.1 引言 | 第32-33页 |
2.2.2 系统模型 | 第33-34页 |
2.2.3 基于单收天线的泄露比准则的预编码算法 | 第34-35页 |
2.2.4 数值结果 | 第35-37页 |
2.2.5 小结 | 第37页 |
2.3 本章总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基于非完美CSI的大规模MIMO预编码算法 | 第38-57页 |
3.1 引言 | 第38-39页 |
3.2 系统模型 | 第39-41页 |
3.3 非完美CSI下的预编码设计 | 第41-45页 |
3.3.1 最小化单用户均方误差预编码算法 | 第41-44页 |
3.3.2 最大化信干比准则来设计预编码算法 | 第44-45页 |
3.4 数值结果 | 第45-56页 |
3.5 本章总结 | 第56-57页 |
第四章 基于非理想硬件的大规模MIMO预编码算法 | 第57-88页 |
4.1 基于IQ失衡的大规模MIMO预编码算法 | 第57-67页 |
4.1.1 引言 | 第57-58页 |
4.1.2 系统模型 | 第58-60页 |
4.1.3 一种优化的宽线性块对角化预编码算法 | 第60-63页 |
4.1.4 数值结果 | 第63-67页 |
4.1.5 小结 | 第67页 |
4.2 基于HPA非线性的大规模MIMO预编码算法 | 第67-78页 |
4.2.1 引言 | 第67-68页 |
4.2.2 系统模型 | 第68-70页 |
4.2.3 一种线性化的预编码算法 | 第70-74页 |
4.2.4 数值结果 | 第74-78页 |
4.2.5 小结 | 第78页 |
4.3 基于相位噪声的大规模MIMO预编码算法 | 第78-86页 |
4.3.1 引言 | 第78-79页 |
4.3.2 系统模型 | 第79-80页 |
4.3.3 一种基于相位噪声的预编码算法 | 第80-84页 |
4.3.4 数值结果 | 第84-86页 |
4.3.5 小结 | 第86页 |
4.4 本章总结 | 第86-88页 |
第五章 中继系统中基于最小均方的预编码方案 | 第88-94页 |
5.1 引言 | 第88页 |
5.2 系统模型 | 第88-90页 |
5.3 基于最小均方的中继系统中的预编码方案 | 第90-91页 |
5.4 数值结果 | 第91-93页 |
5.5 本章总结 | 第93-94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4-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101页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第101-102页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第102-103页 |
致谢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