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复合材料论文

若干改性材料在痕量分析上的初步应用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2-22页
    1.1 样品前处理简述第12-13页
    1.2 分析化学上常用前处理方法第13-16页
        1.2.1 固相萃取(SPE)第13页
        1.2.2 基质固相分散萃取(MSPD)第13-14页
        1.2.3 分散固相萃取(DSPE)第14页
        1.2.4 磁性固相萃取(MSPE)第14-15页
        1.2.5 固相微萃取(SPME)第15页
        1.2.6 搅拌棒吸附萃取(SBSE)第15-16页
    1.3 吸附材料简介第16-17页
        1.3.1 硅胶的概述第16页
        1.3.2 硅胶的分类及制备第16-17页
        1.3.3 硅胶的修饰改性第17页
    1.4 氧化石墨烯的概述第17-20页
        1.4.1 石墨烯及氧化石墨烯的简介第17-19页
        1.4.2 氧化石墨烯的功能修饰第19-20页
            1.4.2.1 共价键功能化修饰第19-20页
            1.4.2.2 非共价键功能化修饰第20页
    1.5 本论文立题思想和主要研究内容第20-22页
2 2-氨基5巯基-1,3,4 噻二唑改性硅胶分离富集-X射线荧光能谱法测定金矿中的金元素第22-32页
    2.1 引言第22页
    2.2 实验部分第22-25页
        2.2.1 仪器第22-23页
        2.2.2 试剂第23-24页
        2.2.3 合成方法第24页
        2.2.4 实验方法第24-25页
        2.2.5 样品处理第25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5-30页
        2.3.1 FT-IR光谱表征第25-26页
        2.3.2 酸度的影响第26页
        2.3.3 吸附剂质量的影响第26-27页
        2.3.4 震荡时间对吸附的影响第27页
        2.3.5 洗脱条件的优化第27-28页
        2.3.6 最大样品体积和富集因子第28页
        2.3.7 静态吸附容量第28页
        2.3.8 共存离子的影响第28页
        2.3.9 检出限和精密度第28-29页
        2.3.10 实际样品的应用第29-30页
    2.4 结论第30-32页
3 改性硅胶分离富集结合X射线荧光能谱法检测金矿中的金元素第32-40页
    3.1 引言第32页
    3.2 实验部分第32-34页
        3.2.1 仪器第32-33页
        3.2.2 试剂第33页
        3.2.3 合成方法第33-34页
        3.2.4 实验方法第34页
        3.2.5 样品处理第34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4-39页
        3.3.1 FT-IR光谱表征第34-35页
        3.3.2 酸度的影响第35-36页
        3.3.3 吸附剂质量对吸附率的影响第36页
        3.3.4 震荡时间对吸附率的影响第36页
        3.3.5 洗脱条件的优化第36-37页
        3.3.6 最大样品体积和富集因子第37页
        3.3.7 静态吸附容量第37页
        3.3.8 共存离子的影响第37-38页
        3.3.9 检出限和精密度第38页
        3.3.10 实际样品的应用第38-39页
    3.4 结论第39-40页
4 L-半胱氨酸改性氧化石墨烯及其在金属元素分析中的应用第40-50页
    4.1 引言第40页
    4.2 实验部分第40-42页
        4.2.1 仪器第40-41页
        4.2.2 试剂第41页
        4.2.3 改性氧化石墨烯的制备第41-42页
        4.2.4 实验方法第42页
        4.2.5 样品处理第42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42-50页
        4.3.1 改性氧化石墨烯的表征第42-45页
        4.3.2 最佳pH值的选择第45-46页
        4.3.3 吸附时间对金离子吸附性能的影响第46页
        4.3.4 吸附剂质量的影响第46-47页
        4.3.5 洗脱条件的优化第47-48页
        4.3.6 最大样品体积和富集倍数第48页
        4.3.7 最大吸附容量第48页
        4.3.8 共存离子的干扰第48页
        4.3.9 方法检出限和精密度第48页
        4.3.10 实际样品的测定第48-50页
5 三亚乙烯四胺改性磁性氧化石墨烯分离富集水样中痕量铅第50-60页
    5.1 引言第50页
    5.2 实验部分第50-53页
        5.2.1 仪器第50-51页
        5.2.3 试剂第51-52页
        5.2.4 磁性氧化石墨烯的改性第52页
            5.2.4.1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第52页
            5.2.4.2 磁性氧化石墨烯的合成第52页
            5.2.4.3 磁性氧化石墨烯的改性第52页
        5.2.5 吸附性能的研究第52-53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53-57页
        5.3.1 改性磁性氧化石墨烯的表征第53-54页
        5.3.2 最佳pH值的选择第54-55页
        5.3.3 吸附时间对铅离子吸附性能的影响第55页
        5.3.4 吸附剂质量的影响第55-56页
        5.3.5 洗脱条件的优化第56页
        5.3.6 最大样品体积和富集倍数第56页
        5.3.7 最大吸附容量第56-57页
        5.3.8 共存离子的干扰第57页
        5.3.9 方法检出限和精密度第57页
        5.3.10 实际样品的测定第57页
    5.4 结论第57-60页
6 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在亚硝酸根选择性传感器中的应用第60-68页
    6.1 引言第60页
    6.2 实验部分第60-63页
        6.2.1 仪器第60-61页
        6.2.2 试剂第61页
        6.2.3 氧化石墨烯(GO)的合成第61-62页
        6.2.4 L-半胱氨酸改性氧化石墨烯(GO-SH)的制备第62页
        6.2.5 金纳米粒子杂化的GO-SH(Au/GO–SH)第62页
        6.2.6 制备Au/GO-SH/GCE传感器第62页
        6.2.7 实际样品的测定第62-63页
    6.3 结果与讨论第63-67页
        6.3.1 金掺杂改性氧化石墨烯的表征第63-64页
        6.3.2 改性电极对电化学行为的影响第64-67页
        6.3.3 腌制的萝卜中的亚硝酸根离子的测定第67页
    6.4 结论第67-68页
7 总结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80页
致谢第80-82页
作者简介第82-8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4-86页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项目第86-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带有坡度约束的整周模糊度动态解算方法研究
下一篇:非量测相机近景摄影测量在桥梁线形监测上的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