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社会与环境论文

马克思科技观的生态维度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绪论第8-18页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14页
        (一)国内研究现状第8-12页
        (二)国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二、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第14-15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14页
        (二)问题研究的价值第14-15页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15-16页
        (一)研究思路第15-16页
        (二)研究方法第16页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第16-18页
        (一)本文研究的重点第16页
        (二)本文研究的难点第16-17页
        (三)本文研究的创新点第17-18页
第一章 对马克思科技观之误读与反拨第18-27页
    一、对马克思科技概念的误读第18-22页
        (一)将科技理解为“社会劳动工具的体系”第18-20页
        (二)马克思科技概念的本真含义第20-22页
    二、对马克思科技观中科技地位的误读第22-27页
        (一)科技决定论之争第22-24页
        (二)科技决定论之批判:自然与人的缺失第24-27页
第二章 科技影响生态的社会原因第27-38页
    一、资本逻辑:科技异化的根源第27-31页
        (一)劳动异化是科技异化的根源之一第27-28页
        (二)资本对科技的控制第28-31页
    二、三种生态危机:科技异化的必然结果第31-35页
        (一)“自然生态危机”第31-32页
        (二)“个体生态危机”第32-34页
        (三)“社会生态危机”第34-35页
    三、“人—科技—自然”的对象性逻辑第35-38页
        (一)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第35-36页
        (二)科技作为人与自然的中介第36-38页
第三章 马克思科技观中的生态实践第38-45页
    一、异化的扬弃:现实革命实践与生态思维第38-42页
        (一)革命实践:扬弃科技异化的手段第38-40页
        (二)马克思科技观蕴含的生态思维第40-41页
        (三)科技促进人与自然的“双重解放”第41-42页
    二、科技的生态化运用第42-45页
        (一)农业生产的生态思想萌芽第42-43页
        (二)生产废弃物的高效利用第43-45页
第四章 马克思科技观的生态维度的当代价值第45-50页
    一、马克思科技观生态维度的理论意义第45-47页
        (一)经济决定科技的生态力度第45-46页
        (二)政治环境引导科技的生态方向第46页
        (三)绿色思维与科技生态观教育第46-47页
    二、马克思科技观生态维度的现实意义第47-50页
        (一)哲学理念先行:有利于契合生态文明建设第47-48页
        (二)科技保护环境:有利于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第48-49页
        (三)改变思维方式:有利于培育共同体价值观第49-50页
结论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5页
致谢第55-56页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SW证券公司薪酬体系评估与优化
下一篇:中国煤炭产业周期波动及预控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