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位移信息的边坡动态监控系统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7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2.1 边坡监测技术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2 边坡安全评价研究发展现状 | 第14-15页 |
1.2.3 边坡监控系统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页 |
1.3.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第2章 边坡安全状态监测参数研究 | 第17-29页 |
2.1 概述 | 第17页 |
2.2 典型公路边坡类型的确定 | 第17-21页 |
2.2.1 边坡体的基本结构类型及其特点 | 第17-20页 |
2.2.2 边坡体的典型类型 | 第20-21页 |
2.3 边坡稳定性主要影响因素 | 第21-22页 |
2.4 边坡失稳与位移监测值相关性研究 | 第22-26页 |
2.4.1 均质土坡 | 第23-25页 |
2.4.2 顺层边坡 | 第25-26页 |
2.5 监测参数指标体系建立 | 第26-28页 |
2.5.1 指标定义 | 第26-27页 |
2.5.2 指标内容 | 第27-28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公路边坡监控系统研究 | 第29-34页 |
3.1 概述 | 第29页 |
3.2 公路边坡监测系统设计研究 | 第29-31页 |
3.2.1 监测系统设计原则 | 第29-30页 |
3.2.2 监测系统要求 | 第30页 |
3.2.3 监测关键点布置 | 第30-31页 |
3.2.4 监测频次设计 | 第31页 |
3.3 公路边坡监测与安全评价的关系 | 第31-32页 |
3.4 边坡动态监控系统研究 | 第32-33页 |
3.4.1 监测技术的发展 | 第32页 |
3.4.2 公路边坡动态监控系统设计构想 | 第32-3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4章 边坡安全动态评价方法 | 第34-48页 |
4.1 概述 | 第34页 |
4.2 动态安全评价初步预判 | 第34-35页 |
4.2.1 动态安全系数定义 | 第34页 |
4.2.2 拟合公式初步预判 | 第34-35页 |
4.3 动态安全系数求解 | 第35-44页 |
4.3.1 数值模型建立 | 第35-36页 |
4.3.2 数值计算成果 | 第36-38页 |
4.3.3 潜在滑面确定 | 第38-40页 |
4.3.4 程序实现步骤 | 第40-44页 |
4.4 边坡安全状况动态评估方法 | 第44-45页 |
4.5 公路边坡预警判据研究 | 第45-47页 |
4.5.1 边坡本身对工程危害性的影响因素 | 第45-46页 |
4.5.2 预警指标定义 | 第46-47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5章 边坡动态监控系统设计 | 第48-58页 |
5.1 概述 | 第48页 |
5.2 LABVIEW编程原理简介 | 第48-49页 |
5.3 监控系统硬件设计 | 第49-51页 |
5.3.1 监控系统设备简要说明 | 第49-50页 |
5.3.2 数据接口设计 | 第50-51页 |
5.4 监控系统程序设计 | 第51-57页 |
5.4.1 数据库管理模块设计 | 第51-52页 |
5.4.2 查询模块设计 | 第52-53页 |
5.4.3 图片展示模块设计 | 第53-55页 |
5.4.4 数据分析模块设计 | 第55-57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6章 工程实际运行情况 | 第58-65页 |
6.1 工程概况 | 第58-59页 |
6.2 监控系统现场运行情况展示 | 第59-64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