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综述 | 第9-16页 |
1.1 毛木耳概述 | 第9-10页 |
1.1.1 毛木耳的分类地位 | 第9页 |
1.1.2 毛木耳的食药用价值 | 第9页 |
1.1.3 毛木耳的资源分布 | 第9页 |
1.1.4 毛木耳的栽培现状 | 第9-10页 |
1.1.5 毛木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 第10页 |
1.1.6 毛木耳育种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页 |
1.2 食用菌杂交育种概述 | 第10-16页 |
1.2.1 食用菌杂交育种特点 | 第10-11页 |
1.2.2 食用菌杂交育种方法 | 第11-12页 |
1.2.3 食用菌杂交育种一般程序 | 第12页 |
1.2.4 食用菌杂交菌株鉴定及筛选 | 第12-14页 |
1.2.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实验路线 | 第14-16页 |
第二章 亲本选择 | 第16-26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16-22页 |
2.1.1 材料 | 第16-18页 |
2.1.2 试验方法 | 第18-22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22-25页 |
2.2.1 供试菌株拮抗实验 | 第22-23页 |
2.2.2 供试菌株出耳实验 | 第23-24页 |
2.2.3 ITS序列分析 | 第24-25页 |
2.3 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多孢杂交 | 第26-37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26-29页 |
3.1.1 材料 | 第26-27页 |
3.1.2 试验方法 | 第27-29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29-36页 |
3.2.1 孢子收集 | 第29-31页 |
3.2.2 孢子萌发时间测定 | 第31-33页 |
3.2.3 两种试验方法对比 | 第33-34页 |
3.2.4 F1代杂交子 | 第34-36页 |
3.3 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粉色毛木耳的亲本鉴定 | 第37-44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37-40页 |
4.1.1 材料 | 第37-38页 |
4.1.2 实验方法 | 第38-40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40-43页 |
4.2.1 杂交种组织分离及编号 | 第40-41页 |
4.2.2 MZF02出耳试验 | 第41页 |
4.2.3 ZMJ孢子收集 | 第41-42页 |
4.2.4 F2代自交子表现型 | 第42页 |
4.2.5 MZP01和MZP03自交子表现型 | 第42-43页 |
4.3 小结 | 第43-44页 |
第五章 F1代杂交种的遗传分析 | 第44-50页 |
5.1 材料与方法 | 第44-45页 |
5.1.1 供试菌株 | 第44页 |
5.1.2 培养基 | 第44页 |
5.1.3 试剂与仪器 | 第44-45页 |
5.1.4 试验方法 | 第45页 |
5.2 结果与分析 | 第45-49页 |
5.2.1 杂交种与亲本间的拮抗实验 | 第45-46页 |
5.2.2 杂交种与亲本的菌丝在木屑培养基生长速度测定结果 | 第46-47页 |
5.2.3 杂交种与亲本的产量 | 第47-49页 |
5.2.4 杂交种与亲本的农艺性状分析 | 第49页 |
5.3 小结 | 第49-50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附录 1 | 第55-60页 |
附录 2 | 第60-61页 |
附录 3 | 第61-64页 |
作者简介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