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6页 |
1.1 引言 | 第12页 |
1.2 吸收体的分类及表面等离子体 | 第12-14页 |
1.2.1 吸收体的分类 | 第12-13页 |
1.2.2 表面等离子体 | 第13-14页 |
1.3 窄带吸收体的研究进展 | 第14-18页 |
1.3.1 平面衬底上金属/介质/金属层状吸收体 | 第14-15页 |
1.3.2 超薄高吸收介质层/金属层状结构吸收体 | 第15-16页 |
1.3.3 反射金属光栅和超材料窄带吸收体 | 第16-18页 |
1.4 宽带吸收体的研究进展 | 第18-24页 |
1.4.1 基于金属/介质/金属结构的等离子体超材料宽带吸收体 | 第18-21页 |
1.4.2 纳米结构阵列增强增强宽带吸收体 | 第21-23页 |
1.4.3 柔性吸收体 | 第23-24页 |
1.5 本文研究意义及目的 | 第24-26页 |
第二章 柔性图案化衬底的制备 | 第26-32页 |
2.1 实验材料及设备 | 第26-27页 |
2.1.1 实验耗材及实验设备 | 第26-27页 |
2.1.2 实验设备 | 第27页 |
2.2 制备柔性图案化衬底 | 第27-29页 |
2.2.1 AAO模板的清洗及抗粘处理 | 第27-28页 |
2.2.2 配置液态有机硅胶 | 第28页 |
2.2.3 复制柔性蛾眼衬底 | 第28-29页 |
2.3 柔性蛾眼衬底表征 | 第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2页 |
第三章 平面衬底上金属/介质/金属纳米层状吸收体的研究 | 第32-48页 |
3.1 实验材料及设备简介 | 第32-34页 |
3.1.1 实验材料及设备 | 第32页 |
3.1.2 磁控溅射原理及组成 | 第32-33页 |
3.1.3 反射测试测量系统简介 | 第33-34页 |
3.2 光滑平面衬底上金属/介质/金属纳米层状吸收体的研究 | 第34-40页 |
3.2.1 Ag、SiO_2纳米薄膜膜厚校准 | 第34-36页 |
3.2.2 光滑平面衬底上实验样品的制备及表面形貌 | 第36-37页 |
3.2.3 Ag金属纳米颗粒层的名义厚度对吸收性能的影响 | 第37-39页 |
3.2.4 介质层的厚度对吸收性能的影响 | 第39-40页 |
3.3 粗糙平面衬底上金属/介质/金属纳米层状吸收体的研究 | 第40-45页 |
3.3.1 实验样品的制备 | 第40-41页 |
3.3.2 介质层厚度对样品吸收性能的影响 | 第41-42页 |
3.3.3 金属纳米颗粒层的名义厚度对样品吸收性能的影响 | 第42-43页 |
3.3.4 Al片衬底上介质/金属层的吸收性能 | 第43-4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5-48页 |
第四章 图案化衬底上金属/介质/金属层状吸收体的研究 | 第48-62页 |
4.1 柔性蛾眼衬底上金属/介质/金属层状吸收体的实验研究 | 第48-54页 |
4.1.1 实验样品的制备 | 第48-49页 |
4.1.2 实验样品表面形貌表征 | 第49-50页 |
4.1.3 柔性吸收体的光学吸波特性的表征 | 第50-52页 |
4.1.4 柔性吸收体的柔性性能研究 | 第52-53页 |
4.1.5 高效吸收体对入射角度变化研究 | 第53-54页 |
4.2 柔性蛾眼衬底上金属/介质/金属层状吸收体的理论模拟 | 第54-57页 |
4.2.1 理论模拟方法及模型建立 | 第54-55页 |
4.2.2 理论模拟结构性能分析 | 第55-57页 |
4.3 U型AAO衬底金属/介质/金属层状吸收体的研究 | 第57-59页 |
4.3.1 实验样品的制备 | 第57页 |
4.3.2 表面形貌的表征 | 第57-58页 |
4.3.3 吸收性能的表征 | 第58-5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9-62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致谢 | 第68-70页 |
硕士阶段科研成果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