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合成气直接制备低碳烯烃Fe-MnO_x催化剂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符号说明第7-10页
第1章 前言第10-13页
    1.1 课题背景第10-11页
        1.1.1 能源现状第10页
        1.1.2 低碳烯烃的应用前景第10-11页
    1.2 研究目的第11页
    1.3 主要创新点第11-13页
第2章 文献综述第13-28页
    2.1 费-托合成工艺第13-16页
        2.1.1 费-托合成概况第13-14页
        2.1.2 ASF分布及热力学限制第14-15页
        2.1.3 费-托合成机理第15-16页
    2.2 合成气制取低碳烯烃的工艺路线第16-18页
        2.2.1 合成气间接法制取低碳烯烃第17-18页
        2.2.2 合成气直接法制取低碳烯烃第18页
    2.3 合成气直接制取低碳烯烃催化剂第18-25页
        2.3.1 活性组分第18-21页
        2.3.2 助剂第21-22页
        2.3.3 载体第22-25页
    2.4 合成气直接制取低碳烯烃动力学研究第25-28页
        2.4.1 CO转化速率模型第25-27页
        2.4.2 集总动力学模型第27-28页
第3章 实验部分第28-41页
    3.1 主要实验试剂、气体及主要仪器第28-31页
        3.1.1 实验过程中所用试剂第28页
        3.1.2 反应及色谱分析所用气体第28-29页
        3.1.3 实验主要仪器第29-30页
        3.1.4 反应及分析所用仪器第30-31页
    3.2 催化剂的制备第31-32页
        3.2.1 实验用SiO_2载体的前处理第31-32页
        3.2.2 催化剂的制备第32页
    3.3 催化剂活性评价第32-34页
    3.4 产物分析方法第34-36页
        3.4.1 气相组分的分析第34-35页
        3.4.2 气相组分数据处理第35页
        3.4.3 液相产物分析第35-36页
    3.5 催化剂表征方法第36-37页
        3.5.1 X射线粉末衍射(XRD)第36-37页
        3.5.2 透射电镜(TEM)第37页
        3.5.3 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仪(EDX)第37页
        3.5.4 程序升温技术(TPR、TPD)第37页
    3.6 动力学方法第37-41页
        3.6.1 动力学测试方法第37-39页
        3.6.2 动力学模型第39-41页
第4章 MnO_x对Fe基催化剂合成气直接制烯烃的影响第41-63页
    4.1 催化剂制备第41页
    4.2 催化剂活性第41-43页
    4.3 催化剂表征第43-53页
        4.3.1 催化剂结构第43-48页
        4.3.2 程序升温还原表征第48-50页
        4.3.3 催化剂吸附性能评价第50-53页
    4.4 动力学研究第53-61页
        4.4.1 内外扩散排除第53-55页
        4.4.2 反应活化能第55-57页
        4.4.3 反应级数第57-61页
    4.5 本章小结第61-63页
第5章 Fe-MnO_x催化剂FTO反应动力学研究第63-71页
    5.1 反应活化能第63-66页
    5.2 反应级数第66-70页
    5.3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85页
致谢第85-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网易公司手机网络游戏《倩女幽魂》市场营销策略案例研究
下一篇:基于PPP模式的宁波市养老服务产业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