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空论文--航空制造工艺论文--航空器的维护与修理论文

基于知识集成的直升机维修性评价方法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主要符号对照表第9-10页
第1章 引言第10-22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2页
    1.2 研究综述第12-20页
        1.2.1 虚拟维修样机与产品设计知识建模第12-13页
        1.2.2 面向维修过程建模的人体模型驱动方法第13-17页
        1.2.3 维修性综合评价第17-19页
        1.2.4 研究现状总结第19-20页
    1.3 论文依托项目及主要内容第20-22页
        1.3.1 课题来源第20页
        1.3.2 论文主要内容与组织结构第20-22页
第2章 基于知识集成的直升机维修性评价模式第22-36页
    2.1 本章引论第22-23页
    2.2 知识化智能设计第23-25页
    2.3 基于知识集成的直升机维修性评价模式的架构和特点第25-28页
        2.3.1 基于知识集成的直升机维修性评价模式架构第25-27页
        2.3.2 基于知识集成的直升机维修性评价模式的特点第27-28页
    2.4 基于知识集成的直升机维修性评价模式的支撑技术第28-35页
        2.4.1 基于本体的知识网络构建技术第28-30页
        2.4.2 基于知识滤镜的自适应知识推送技术第30-32页
        2.4.3 面向维修性评价的多智能体技术第32-35页
    2.5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3章 基于知识集成的直升机虚拟维修样机第36-56页
    3.1 本章引论第36-37页
    3.2 直升机多领域设计知识集成建模方法第37-38页
        3.2.1 直升机多领域设计知识集成建模思想第37页
        3.2.2 直升机多领域设计知识集成建模架构第37-38页
    3.3 直升机虚拟维修样机知识集成模型第38-45页
        3.3.1 直升机设计原理知识建模第38-41页
        3.3.2 物理结构知识建模第41-42页
        3.3.3 维修性及可靠性知识建模第42-45页
        3.3.4 基于本体的知识组件建模第45页
    3.4 直升机虚拟维修样机的应用模式第45-54页
        3.4.1 直升机多领域设计知识自适应推送第46-47页
        3.4.2 基于装配关系模型的维修拆卸序列规划第47-52页
        3.4.3 基于FBS的模块化程度评价第52-54页
    3.5 本章小结第54-56页
第4章 基于人体智能体的维修过程建模第56-96页
    4.1 本章引论第56-57页
    4.2“Smart Repairman”人体智能体结构及其知识共享第57-60页
    4.3 基于维修情境感知的虚拟手智能驱动第60-72页
        4.3.1 虚拟手智能驱动技术方案第60-61页
        4.3.2 虚拟手交互知识建模技术第61-64页
        4.3.3 虚拟手交互知识的提取和利用第64-69页
        4.3.4 虚拟手驱动方法对比实验第69-72页
    4.4 基于量子粒子群优化的自适应上肢姿态预测第72-82页
        4.4.1 自适应上肢姿态预测技术方案第73-75页
        4.4.2 自适应上肢姿态预测关键技术第75-80页
        4.4.3 上肢驱动方法对比实验第80-82页
    4.5 基于知识推理的维修工具优化配置第82-90页
        4.5.1 维修工具优化配置技术方案第83页
        4.5.2 维修资源管理知识建模第83-85页
        4.5.3 基于MOO的维修工具配置优先度评价模型第85-86页
        4.5.4 维修工具优化配置实现方法第86-87页
        4.5.5 维修工具配置对比实验第87-90页
    4.6 基于Smart Repairman的维修过程建模方法第90-94页
        4.6.1 基于维修工艺模型的维修过程规划第90-92页
        4.6.2 基于人体智能体的维修步骤建模第92-94页
    4.7 本章小结第94-96页
第5章 直升机维修性多层级综合评价第96-115页
    5.1 本章引论第96页
    5.2 直升机维修性多层级综合评价架构第96-97页
    5.3 直升机维修性评价指标体系及指标赋权方法第97-100页
        5.3.1 直升机维修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第97-99页
        5.3.2 面向群决策的指标成对比较赋权法第99-100页
    5.4 直升机维修性多层级综合评价模型第100-107页
        5.4.1 直升机单一层级维修性评价模型第100-105页
        5.4.2 直升机层级间维修性评价指标模型第105-107页
    5.5 案例验证:直升机传动系统维修性评价第107-114页
        5.5.1 直升机传动系统第107-108页
        5.5.2 直升机维修性评价指标及赋权第108-110页
        5.5.3 尾部减速器拆卸任务中的维修性评价第110-111页
        5.5.4 传动系统维修性评价第111-114页
    5.6 本章小结第114-115页
第6章 直升机维修性评价系统开发与应用第115-136页
    6.1 本章引论第115页
    6.2 HMES系统总体设计第115-119页
        6.2.1 系统功能设计第115-117页
        6.2.2 系统体系结构第117-118页
        6.2.3 系统开发技术途径第118-119页
    6.3 系统实施第119-127页
    6.4 系统应用第127-134页
    6.5 本章小结第134-136页
第7章 总结第136-139页
    7.1 全文总结第136-137页
    7.2 主要创新点第137页
    7.3 后续工作展望第137-139页
参考文献第139-150页
致谢第150-152页
附录A 基于IKAN的 7-DOF关节链姿态求解第152-155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55页

论文共1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氧化石墨烯薄膜的选择性传质机制及性能研究
下一篇:单颗煤粒着火特性实验与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