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 1.1 引言 | 第11页 |
| 1.2 腰椎骨与椎间盘生理结构及力学性能 | 第11-13页 |
| 1.2.1 腰椎骨与椎间盘生理结构 | 第11-13页 |
| 1.2.2 椎体骨与椎间盘的生物力学性能 | 第13页 |
| 1.3 椎体融合术与非融合术 | 第13-15页 |
| 1.3.1 脊柱融合术与非融合术简介 | 第13-14页 |
| 1.3.2 脊柱非融合技术治疗机制 | 第14页 |
| 1.3.3 非融合技术的分类 | 第14-15页 |
| 1.4 论文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第15-16页 |
| 1.4.1 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5-16页 |
| 1.4.2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6页 |
| 1.5 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非融合人工椎体的设计与建模 | 第17-21页 |
| 2.1 非融合人工椎体设计原则 | 第17-19页 |
| 2.1.1 人工椎体材料的选择 | 第17-18页 |
| 2.1.2 非融合人工椎体设计方案 | 第18-19页 |
| 2.2 非融合人工椎体的建模 | 第19-20页 |
| 2.2.1 建模软件简介 | 第19页 |
| 2.2.2 非融合人工椎体的模型 | 第19-20页 |
| 2.2.3 人工椎体建模 | 第20页 |
| 2.3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 第三章 非融合人工椎体的力学试验 | 第21-27页 |
| 3.1 对象和方法 | 第21-24页 |
| 3.1.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21-22页 |
| 3.1.2 实验方法 | 第22-24页 |
| 3.2 实验结果 | 第24-25页 |
| 3.2.1 人工椎体与间盘的扭转结果 | 第24页 |
| 3.2.2 人工椎体的疲劳实验结果 | 第24-25页 |
| 3.2.3 人工椎体轴向压缩实验结果 | 第25页 |
| 3.3 结果分析 | 第25-26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第四章 新型椎体非融合术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7-35页 |
| 4.1 相关应用软件介绍 | 第27页 |
| 4.1.1 Mimics软件 | 第27页 |
| 4.1.2 Geomagic Studio软件 | 第27页 |
| 4.1.3 Ansys Workbench软件 | 第27页 |
| 4.2 非融合人工椎体置换模型的建立 | 第27-33页 |
| 4.2.1 CT数据采集 | 第28页 |
| 4.2.2 图像的导入与处理 | 第28-29页 |
| 4.2.3 Mimics中腰椎模型的建立及优化 | 第29-30页 |
| 4.2.4 Geomagic中腰椎模型的实体化 | 第30-33页 |
| 4.3 人工椎体置换术椎体骨模型的建立 | 第33-34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第五章 非融合技术人工椎体有限元分析 | 第35-45页 |
| 5.1 有限元方法的概念和原理 | 第35页 |
| 5.2 有限元模型分析的优缺点 | 第35-36页 |
| 5.3 人工椎体有限元置换模型的应力分析 | 第36-39页 |
| 5.3.1 模型导入Ansys Workbench | 第36页 |
| 5.3.2 定义相关材料属性 | 第36-37页 |
| 5.3.3 网格的划分 | 第37页 |
| 5.3.4 置换模型的接触、约束、加载与求解 | 第37-38页 |
| 5.3.5 置换模型的应力分布 | 第38-39页 |
| 5.4 人工间盘模型的有限元疲劳寿命分析 | 第39-43页 |
| 5.4.1 模型导入Ansys Workbench | 第40-41页 |
| 5.4.2 网格的划分 | 第41页 |
| 5.4.3 有限元模型约束、加载与求解 | 第41-42页 |
| 5.4.4 有限元模型的应力与寿命分布 | 第42-43页 |
| 5.5 有限元模型结果分析 | 第43-44页 |
| 5.6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5-47页 |
| 6.1 结论 | 第45页 |
| 6.2 展望 | 第45-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介绍 | 第50-51页 |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