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1 绪论 | 第11-18页 |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1.2 研究对象 | 第12-13页 |
| 1.2.1 高校数字档案馆 | 第12页 |
| 1.2.2 风险管理框架 | 第12-13页 |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6-17页 |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7页 |
| 1.6 创新之处 | 第17-18页 |
| 2 理论基础和制度背景 | 第18-26页 |
| 2.1 项目管理理论 | 第18-21页 |
| 2.1.1 项目管理的概念内涵 | 第18-19页 |
| 2.1.2 项目管理过程 | 第19-21页 |
| 2.2 风险管理理论 | 第21-24页 |
| 2.2.1 风险管理的概念内涵 | 第21页 |
| 2.2.2 风险管理过程 | 第21-23页 |
| 2.2.3 数字档案馆风险管理原则 | 第23-24页 |
| 2.3 风险管理的制度背景 | 第24-26页 |
| 2.3.1 ISO风险管理标准族 | 第24-25页 |
| 2.3.2 GB/T 20032-2005/IEC 62198:2001 | 第25-26页 |
| 3 构建高校数字档案馆风险管理框架 | 第26-35页 |
| 3.1 国内外主流的风险管理框架 | 第26-28页 |
| 3.1.1 COSO风险管理框架 | 第26-27页 |
| 3.1.2 ISO31000:2009 | 第27-28页 |
| 3.1.3 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 第28页 |
| 3.2 高校数字档案馆风险管理框架构建的步骤 | 第28-31页 |
| 3.3 高校数字档案馆风险管理框架 | 第31-35页 |
| 4 高校数字档案馆风险管理框架的应用 | 第35-54页 |
| 4.1 支撑层——理论、沟通与监测机制 | 第35-36页 |
| 4.2 核心层——风险管理过程 | 第36-52页 |
| 4.2.1 风险规划 | 第36-37页 |
| 4.2.2 风险识别 | 第37-42页 |
| 4.2.3 风险分析 | 第42-45页 |
| 4.2.4 风险应对 | 第45-51页 |
| 4.2.5 风险监控 | 第51-52页 |
| 4.3 保障层——保障体系的建立 | 第52-54页 |
| 5 结论与展望 | 第54-57页 |
| 5.1 研究结论 | 第54-55页 |
| 5.2 研究不足和未来展望 | 第55-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 附录1 调查问卷 | 第59-65页 |
| 附录2 高校数字档案馆项目风险优先级次序清单 | 第65-71页 |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第71-73页 |
| 致谢 | 第73-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