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A链路级仿真及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5-16页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6-18页 |
第二章 LTE-A物理层链路和信道模型分析 | 第18-38页 |
2.1 LTE中的OFDM | 第18-24页 |
2.1.1 OFDM基本原理 | 第18-20页 |
2.1.2 OFDM在LTE中的通用参数 | 第20-21页 |
2.1.3 LTE的上行SC-FDMA | 第21-23页 |
2.1.4 LTE中时频资源的划分 | 第23-24页 |
2.2 物理层下行信道的设计原理和结构 | 第24-31页 |
2.2.1 下行信道特点 | 第24-25页 |
2.2.2 物理信道结构 | 第25-26页 |
2.2.3 下行物理共享物理信道结构 | 第26-27页 |
2.2.4 传输块尺寸 | 第27页 |
2.2.5 LTE下行链路的传输模式 | 第27-31页 |
2.3 物理层上行信道的设计原理和结构 | 第31-34页 |
2.3.1 上行信道特点 | 第31页 |
2.3.2 物理信道结构 | 第31-32页 |
2.3.3 上行物理共享物理信道结构 | 第32-33页 |
2.3.4 传输块尺寸 | 第33页 |
2.3.5 LTE上行链路的传输模式 | 第33-34页 |
2.4 信道模型 | 第34-37页 |
2.4.1 AWGN信道模型 | 第35-36页 |
2.4.2 SCM信道模型 | 第36页 |
2.4.3 EPA信道模型 | 第36-3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LTE-A上行链路仿真及优化 | 第38-54页 |
3.1 上行链路信号结构图 | 第38-42页 |
3.1.1 发送流程 | 第38-40页 |
3.1.2 信道 | 第40-41页 |
3.1.3 接收流程 | 第41-42页 |
3.2 DFT-S-OFDM技术及其改进 | 第42-49页 |
3.2.1 子载波映射方式 | 第42-43页 |
3.2.2 单载波预留算法 | 第43-45页 |
3.2.3 改进的STR算法 | 第45-48页 |
3.2.4 改进的STR算法性能 | 第48-49页 |
3.3 仿真流程图 | 第49-50页 |
3.4 链路仿真结果 | 第50-5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四章 TD-LTE下行链路仿真 | 第54-64页 |
4.1 下行链路信号结构图 | 第54-56页 |
4.1.1 发送流程 | 第54-55页 |
4.1.2 信道 | 第55-56页 |
4.1.3 接收流程 | 第56页 |
4.2 TD-LTE下行关键技术 | 第56-59页 |
4.2.1 TD-LTE系统特性(帧结构) | 第56-58页 |
4.2.2 波束赋形 | 第58-59页 |
4.3 仿真流程图 | 第59-60页 |
4.4 链路仿真结果 | 第60-6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五章 L2S算法优化及结果分析 | 第64-88页 |
5.1 L2S经典算法及优化 | 第64-74页 |
5.1.1 EESM | 第64-66页 |
5.1.2 RBIR | 第66-69页 |
5.1.3 基于RBIR算法的优化算法 | 第69-70页 |
5.1.4 AWGN的RBIR-BLER模型 | 第70-74页 |
5.2 上行链路L2S结果及分析 | 第74-86页 |
5.2.1 上行链路SINR计算 | 第74-76页 |
5.2.2 上行链路仿真结果L2S | 第76-81页 |
5.2.3 下行链路仿真结果L2S | 第81-86页 |
5.3 结果分析 | 第86-8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88-90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88页 |
6.2 展望 | 第88-90页 |
致谢 | 第90-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6页 |
作者简介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