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7页 |
1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目标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研究目标 | 第11-12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12-13页 |
1.4 研究思路与逻辑框架 | 第13-15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5-21页 |
2.1 企业环境报告 | 第15-17页 |
2.1.1 企业环境报告的概念 | 第15页 |
2.1.2 企业环境报告的发展 | 第15-17页 |
2.2 企业环境报告指南 | 第17-18页 |
2.2.1 企业环境报告指南的发展 | 第17页 |
2.2.2《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G3.1 版》与环境指标 | 第17-18页 |
2.3 企业环境报告的实证研究 | 第18-20页 |
2.4 文献述评 | 第20-21页 |
3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1-24页 |
3.1 合法性理论 | 第21页 |
3.2 制度理论 | 第21-22页 |
3.3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22页 |
3.4 信号不对称理论 | 第22-23页 |
3.5 霍夫斯泰德的国家文化理论 | 第23-24页 |
4 研究方法及实证结果 | 第24-40页 |
4.1 样本企业的选取 | 第24-26页 |
4.2 评分系统 | 第26-32页 |
4.3 实证研究的变量描述与假设 | 第32-35页 |
4.4 相关性与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 第35-40页 |
5 中英重污染企业环境报告质量比较及原因分析 | 第40-52页 |
5.1 基于GRI3.1 环境指标的中英环境报告质量比较 | 第40-47页 |
5.2 中英企业环境报告质量不同的原因分析 | 第47-52页 |
6 结论、建议与研究展望 | 第52-55页 |
6.1 结论 | 第52-53页 |
6.2 建议 | 第53-54页 |
6.3 研究局限性 | 第54页 |
6.4 研究展望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7页 |
后记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