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明国语课本》中儿童文学选编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7-16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7-8页 |
二、概念诠释 | 第8-10页 |
三、研究综述 | 第10-14页 |
四、研究设想 | 第14-16页 |
第一章 《开明国语课本》中儿童文学选编的背景 | 第16-28页 |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和儿童观、儿童文学观的发现 | 第16-19页 |
一、新文化运动 | 第16-17页 |
二、儿童观及儿童文学观的发现 | 第17-19页 |
第二节 儿童本位思潮在教育领域中的兴起 | 第19-22页 |
一、杜威的儿童中心说 | 第19-20页 |
二、国人的儿童本位思想 | 第20-21页 |
三、教育指导性文件中的儿童本位思想 | 第21-22页 |
第三节 编者的个人因素 | 第22-28页 |
一、叶圣陶的相关教育理论 | 第23-24页 |
二、叶圣陶的相关实践经验 | 第24-26页 |
三、丰子恺的相关理论、实践经验 | 第26-28页 |
第二章 《开明国语课本》中儿童文学的选编 | 第28-46页 |
第一节 内容选择 | 第28-35页 |
一、儿歌 | 第28-29页 |
二、儿童诗 | 第29-30页 |
三、童话 | 第30页 |
四、寓言 | 第30-31页 |
五、儿童小说 | 第31-33页 |
六、儿童故事 | 第33-34页 |
七、其他儿童文学体裁 | 第34-35页 |
第二节 选编特点 | 第35-39页 |
一、课文之间的编排有关联和衔接性 | 第35-36页 |
二、课文强调文字的反复出现 | 第36-37页 |
三、教材插图、配字形象美观 | 第37-39页 |
第三节 教学价值 | 第39-46页 |
一、提高儿童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 第39-40页 |
二、促进儿童想象力的发展 | 第40-42页 |
三、培养儿童良好的品德素质 | 第42-44页 |
四、培养儿童初步的审美情趣和能力 | 第44-46页 |
第三章 《开明国语课本》中儿童文学选编的现代启示 | 第46-53页 |
第一节 对小学语文教材编制的启示 | 第46-49页 |
一、教材编选立足儿童视角 | 第46-47页 |
二、教材语言符合儿童认知水平 | 第47-48页 |
三、教材插图契合文本内容,注重美感 | 第48-49页 |
第二节 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启示 | 第49-53页 |
一、尊重儿童天性,关心爱护学生 | 第49-50页 |
二、提高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 | 第50-51页 |
三、德育要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 | 第51-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