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9-15页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9-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三)综合述评 | 第13-14页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4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4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4页 |
四、研究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第14-15页 |
(一)研究的创新点 | 第14页 |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14-15页 |
第一章 当前我国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的相关问题概述 | 第15-24页 |
一、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21页 |
(一)宪法 | 第15-17页 |
(二)宪法意识 | 第17-20页 |
(三)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 | 第20-21页 |
二、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的必要性 | 第21-24页 |
(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要求 | 第21页 |
(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 | 第21-22页 |
(三)加强和改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 | 第22页 |
(四)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 | 第22-24页 |
第二章 当前我国大学生宪法意识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4-36页 |
一、宪法认知水平较低 | 第24-31页 |
(一)对宪法的地位和作用的认知存在偏差 | 第24-26页 |
(二)对宪法所规定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机构及其职能缺乏系统认知 | 第26-28页 |
(三)对宪法所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认知还比较模糊 | 第28-31页 |
二、宪法情感淡漠 | 第31-33页 |
(一)对宪法事件缺乏关注,亲近感不足 | 第31-32页 |
(二)对宪法实施状况评价不高 | 第32-33页 |
三、宪法信仰不够坚定 | 第33-36页 |
(一)对宪法所规定的内容的合理性还不够信服 | 第33-34页 |
(二)宪法至上信念不够坚定 | 第34-36页 |
第三章 当前我国大学生宪法意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 第36-44页 |
一、高校对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不够重视 | 第36-40页 |
(一)高校领导没有高度重视 | 第36-37页 |
(二)宪法意识培育的内容存在片面性,脱离实际 | 第37-38页 |
(三)宪法意识培育的途径和方法比较单一 | 第38-39页 |
(四)教师的教学能力不足 | 第39-40页 |
二、各种培育环境的不良因素影响 | 第40-42页 |
(一)我国传统文化的桎梏 | 第40-41页 |
(二)宪法实施效果的影响 | 第41页 |
(三)家庭不良作风的影响 | 第41-42页 |
三、大学生宪法意识的自我教育欠缺 | 第42-44页 |
(一)生理、心理的矛盾性 | 第42页 |
(二)价值观的功利化 | 第42-44页 |
第四章 当前加强我国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的主要对策 | 第44-51页 |
一、高校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宪法意识的培育 | 第44-48页 |
(一)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大力支持 | 第44-45页 |
(二)完善宪法意识培育的内容 | 第45页 |
(三)丰富宪法意识培育的途径和方法 | 第45-47页 |
(四)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 第47-48页 |
二、优化各种培育环境,形成培育合力 | 第48-49页 |
(一)加大社会宪法普法力度 | 第48页 |
(二)完善宪法实施制度 | 第48-49页 |
(三)加强家庭法制教育氛围 | 第49页 |
三、增强大学生宪法意识的自我教育能力 | 第49-51页 |
(一)合理调节情绪和行为 | 第49-50页 |
(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 第50-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附录 | 第55-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