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5-33页 |
1.1 骨关节炎简介 | 第15-24页 |
1.1.1 骨关节炎概况 | 第15页 |
1.1.2 骨关节炎诊治现状 | 第15-17页 |
1.1.3 炎症因子在骨关节炎中的作用 | 第17-18页 |
1.1.4 骨关节炎相关的信号通路 | 第18-24页 |
1.2 中药抗炎作用机制 | 第24-27页 |
1.2.1 抑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 | 第24-25页 |
1.2.2 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 | 第25-26页 |
1.2.3 作用于免疫调节相关机制 | 第26页 |
1.2.4 总结 | 第26-27页 |
1.3 中药对于骨关节炎的治疗 | 第27-28页 |
1.4 柴胡的来源和药理作用 | 第28-31页 |
1.4.1 柴胡的药理作用 | 第29-30页 |
1.4.2 柴胡三萜皂苷类 | 第30页 |
1.4.3 柴胡挥发油 | 第30-31页 |
1.4.4 柴胡皂苷A药理作用 | 第31页 |
1.5 小结 | 第31-33页 |
第2章 柴胡皂苷A对大鼠骨关节炎模型的治疗效果 | 第33-43页 |
2.1 材料 | 第33-35页 |
2.1.1 实验动物 | 第33页 |
2.1.2 试剂 | 第33-34页 |
2.1.3 试验仪器设备 | 第34-35页 |
2.1.4 实验常用溶剂 | 第35页 |
2.2 方法 | 第35-38页 |
2.2.1 木瓜蛋白酶诱导大鼠骨关节炎模型 | 第35-36页 |
2.2.2 柴胡皂苷A对大鼠骨关节炎治疗的MAI评分 | 第36页 |
2.2.3 关节肿胀度影响 | 第36页 |
2.2.4 ELISA方法检膝关节组织中IL-1β | 第36-37页 |
2.2.5 Western blot检测膝关节中MMP1、MMP3、MMP13表达量 | 第37-38页 |
2.2.6 Western blot检测膝关节中NF-κB信号通路变化 | 第38页 |
2.3 结果 | 第38-41页 |
2.3.1 大鼠骨关节炎MAI评分: | 第38页 |
2.3.2 大鼠关节肿胀程度 | 第38-39页 |
2.3.3 ELISA方法检膝关节组织中IL-1β | 第39-40页 |
2.3.4 Western blot检测膝关节中MMP1、MMP3、MMP13表达量 | 第40页 |
2.3.5 Western blot检测膝关节中NF-κB信号通路变化 | 第40-41页 |
2.4 讨论 | 第41-42页 |
2.5 小结 | 第42-43页 |
第3章 柴胡皂苷A对人骨关节炎软骨细胞抗炎效果研究 | 第43-53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43-48页 |
3.1.1 材料 | 第43-45页 |
3.1.2 方法 | 第45-48页 |
3.2 结果 | 第48-51页 |
3.2.1 柴胡皂苷A对软骨细胞活性的影响 | 第48-49页 |
3.2.2 柴胡皂苷A对IL-1β 引起的软骨细胞产生的NO和PGE2的影响 | 第49-50页 |
3.2.3 柴胡皂苷A对IL-1β 引起的软骨细胞炎性介质表达和分泌的影响 | 第50-51页 |
3.3 讨论 | 第51-52页 |
3.4 小结 | 第52-53页 |
第4章 柴胡皂苷A对人骨关节炎软骨细胞抗炎机制研究 | 第53-63页 |
4.1 材料 | 第53-56页 |
4.1.1 软骨标本 | 第53页 |
4.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53-54页 |
4.1.3 主要试剂 | 第54页 |
4.1.4 实验所需试剂配制 | 第54-56页 |
4.2 方法 | 第56-58页 |
4.2.1 人原代软骨细胞的分离培养 | 第56页 |
4.2.2 细胞总蛋白提取 | 第56页 |
4.2.3 BCA法测定组织蛋白浓度 | 第56-57页 |
4.2.4 蛋白浓度的定量 | 第57页 |
4.2.5 Western blot | 第57页 |
4.2.6 细胞培养基中NO的检测 | 第57页 |
4.2.7 ELISA检测PGE2,MMP1,MMP3和MMP13的分泌情况 | 第57-58页 |
4.2.8 RNA干扰 | 第58页 |
4.2.9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58页 |
4.3 结果 | 第58-62页 |
4.3.1 柴胡皂苷A对IL-1β 引起的软骨细胞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 第58-59页 |
4.3.2 柴胡皂苷A对核受体LXRα 表达的影响 | 第59页 |
4.3.3 柴胡皂苷A通过调控LXRα 来抑制IL-1β 引起的软骨细胞炎症反应 | 第59-62页 |
4.4 讨论 | 第62页 |
4.5 小结 | 第62-63页 |
第5章 结论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3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3-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