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理论论文

区域法治指数量化评估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导言第8-10页
第一章 法治量化评估概述第10-16页
    一、法治评估指标体系的定义第10-12页
        (一) 法治评估指标体系的内涵第10-11页
        (二) 法治评估指标体系的特征第11-12页
    二、法治评估指标体系的功能第12-14页
        (一) 描述功能第12页
        (二) 监测功能第12页
        (三) 对比功能第12-13页
        (四) 预测功能第13-14页
    三、法治量化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第14-15页
        (一) 科学性原则第14页
        (二) 可操作性原则第14页
        (三) 讲究实效原则第14页
        (四)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第14-15页
    四、法治评估指标体系的三维框架模型第15-16页
        (一) “原则”是法治评估体系的第一个维度第15页
        (二) “指标”是法治评估体系的第二个维度第15页
        (三) “方法”是法治评估体系的第三个维度第15-16页
第二章 法治量化评估的可能性基础及可行性实践第16-24页
    一、法治量化的社会现实条件第16-18页
        (一) 社会经济的发展第16页
        (二) 民主政治的进步第16-17页
        (三) 法学理论的引领第17-18页
    二、法治量化评估的可行性实践第18-24页
        (一) “世界正义工程”发起的全球法治评估第18-20页
        (二) 我国部分地区开展的法治评估第20-24页
第三章 江苏法治量化评估的探索与思考第24-32页
    一、“法治江苏建设指标体系”的出台第24-26页
        (一) “法治江苏建设指标体系”的建构逻辑第24-25页
        (二) “法治江苏建设指标体系”的内容第25-26页
        (三) “法治江苏建设指标体系”的权重设计第26页
    二、江苏法治量化评估体系的评价第26-29页
        (一) 江苏法治量化评估体系的意义第26-27页
        (二) 江苏法治量化评估体系的科学性第27-28页
        (三) 江苏法治量化评估体系的可操作性第28-29页
    三、区域法治量化评估实践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第29-32页
        (一) 避免法治量化评估的内部操作第29页
        (二) 避免忽略法治评估的地方特色第29页
        (三) 避免法治评估标准的局限性第29-30页
        (四) 避免法治评估概念的宽泛性第30页
        (五) 避免过分强调法治的区域平衡性第30页
        (六) 避免群众参与法治评估渠道堵塞第30-32页
结语第32-33页
附录A第33-39页
参考文献第39-42页
致谢第42页

论文共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社会化媒体知识分享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信息技术在民事诉讼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