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道德情感理论及现当代启示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绪论 | 第10-14页 |
(一) 研究的目的及其意义 | 第10-12页 |
1、论文研究的目的 | 第10页 |
2、论文的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2、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一、卢梭道德情感理论提出的背景 | 第14-19页 |
(一) 卢梭其人及其时代问题 | 第14-16页 |
1、卢梭其人 | 第14页 |
2、卢梭其时代问题 | 第14-16页 |
(二) 道德情感理论的理论来源 | 第16-19页 |
1、对西方崇尚理性传统思想的颠覆 | 第16-17页 |
2、卢梭是人生体验型思想家 | 第17页 |
3、道德情感主义的理论要点 | 第17-19页 |
二、卢梭道德情感理论的基本内容 | 第19-28页 |
(一) 理论基础之自然人性论 | 第19-22页 |
(二) 自爱心与怜悯心的二元结构 | 第22-25页 |
(三) 良心的培育与发展 | 第25-28页 |
三、卢梭道德情感理论的评价与启示 | 第28-41页 |
(一) 卢梭道德情感理论的特点 | 第28-34页 |
1、与休谟同情的比较 | 第28-31页 |
2、与康德善良意志的比较 | 第31-34页 |
(二) 卢梭道德情感理论的启示 | 第34-41页 |
1、重视自然情感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 第34-37页 |
2、明确道德教育的责任主体 | 第37-38页 |
3、理智情感的培育 | 第38-41页 |
结语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