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3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10页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7-9页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3页 |
第二章 双轴分层切削旋耕机传动部分扭矩测试研究 | 第13-21页 |
2.1 双轴分层切削旋耕机动力传递方式 | 第13页 |
2.2 双轴分层切削旋耕机扭矩测试模型的建立 | 第13-14页 |
2.3 双轴分层切削旋耕机传动系扭矩情况分析 | 第14-2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扭矩在线检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方案设计 | 第21-28页 |
3.1 双轴分层切削旋耕机扭矩检测技术研究 | 第21页 |
3.2 扭矩测试原理 | 第21-24页 |
3.2.1 应变片工作原理 | 第21-22页 |
3.2.2 扭矩测量原理 | 第22-24页 |
3.3 几种无线通信技术对比 | 第24-25页 |
3.4 ZIGBEE技术 | 第25-26页 |
3.5 系统设计方案 | 第26-27页 |
3.6 系统设计原理 | 第27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四章 双轴分层切削旋耕机扭矩检测系统硬件设计 | 第28-38页 |
4.1 双轴分层切削旋耕机扭矩检测硬件系统处理器选择 | 第28-29页 |
4.2 双轴分层切削旋耕机扭矩检测系统无线通信模块设计 | 第29-30页 |
4.3 双轴分层切削旋耕机扭矩检测系统扭矩采集节点硬件设计 | 第30-36页 |
4.3.1 放大电路的设计 | 第30-32页 |
4.3.2 滤波电路的设计 | 第32-33页 |
4.3.3 电源电路的设计 | 第33-35页 |
4.3.4 JTAG仿真接口 | 第35-36页 |
4.3.5 LED电路设计 | 第36页 |
4.4 双轴分层切削旋耕机扭矩检测系统协调器节点硬件设计 | 第36-37页 |
4.4.1 串口电路的设计 | 第36页 |
4.4.2 电源模块的电路设计 | 第36-3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五章 双轴分层切削旋耕机扭矩检测系统软件设计 | 第38-50页 |
5.1 双轴分层切削旋耕机扭矩检测系统下位机集成开发环境简介 | 第38页 |
5.2 双轴分层切削旋耕机扭矩检测系统ZIGBEE协议 | 第38-41页 |
5.2.1 ZigBee协议栈 | 第38-39页 |
5.2.2 ZigBee协议栈OSAL介绍 | 第39-40页 |
5.2.3 ZigBee协议栈串口应用介绍 | 第40-41页 |
5.3 双轴分层切削旋耕机扭矩检测系统设计原理及软件编程概述 | 第41页 |
5.4 双轴分层切削旋耕机扭矩检测系统扭矩采集节点软件设计 | 第41-47页 |
5.4.1 扭矩采集程序设计 | 第41-43页 |
5.4.2 扭矩采集节点程序设计 | 第43-44页 |
5.4.3 数据处理及数据传输的程序编写 | 第44-47页 |
5.5 双轴分层切削旋耕机扭矩检测系统协调器节点软件设计 | 第47-48页 |
5.6 双轴分层切削旋耕机扭矩检测系统监控中心软件设计 | 第48-49页 |
5.6.1 串口通信功能 | 第48-49页 |
5.6.2 监测管理系统 | 第49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六章 双轴分层切削旋耕机故障诊断算法的研究 | 第50-61页 |
6.1 粒子群算法简介 | 第50页 |
6.2 人工鱼群算法简介 | 第50-52页 |
6.3 粒子群算法优化人工鱼群算法 | 第52页 |
6.4 仿真实验分析 | 第52-60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七章 双轴分层切削旋耕机扭矩检测性能试验 | 第61-65页 |
7.1 试验目的及内容 | 第61页 |
7.2 试验准备 | 第61-62页 |
7.3 试验条件 | 第62页 |
7.4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62-64页 |
7.5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论文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