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8-9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9页 |
1.3 研究综述 | 第9-14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3.3 文献评述 | 第13-14页 |
1.4 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14页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5.2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1.6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15-17页 |
1.6.1 本文的创新 | 第15-16页 |
1.6.2 本文的不足 | 第16-17页 |
2 相关理论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17-21页 |
2.1 农业上市公司概念 | 第17页 |
2.2 企业股权融资方式 | 第17-18页 |
2.3 企业融资效率概述 | 第18-19页 |
2.3.1 企业的融资效率 | 第18页 |
2.3.2 企业的股权融资效率 | 第18-19页 |
2.4 理论基础 | 第19-21页 |
2.4.1 现代融资理论——MM理论 | 第19页 |
2.4.2 优序融资理论 | 第19-21页 |
3 农业上市公司融资现状及股权融资效率现状 | 第21-27页 |
3.1 农业上市公司融资现状 | 第21-23页 |
3.2 企业股权融资效率现状 | 第23-27页 |
3.2.1 股权融资效率具体公式的选择 | 第24页 |
3.2.2 股权融资效率的计算 | 第24-27页 |
4 农业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效率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第27-30页 |
4.1 企业规模 | 第27页 |
4.2 企业成长性 | 第27页 |
4.3 财务风险 | 第27-28页 |
4.4 收益波动性和总资产周转率 | 第28页 |
4.5 资本结构 | 第28-29页 |
4.6 资本担保价值和非负债税盾效应 | 第29页 |
4.7 股权融资总额和股东盈利能力 | 第29-30页 |
5 农业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效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第30-41页 |
5.1 模型选择 | 第30-31页 |
5.1.1 传统灰色关联度模型概念及其局限性 | 第30页 |
5.1.2 基于熵值法赋权的灰色关联度模型及其优势 | 第30-31页 |
5.2 样本选择及指标设定依据 | 第31页 |
5.3 基于模型的股权融资效率影响因素计算 | 第31-37页 |
5.3.1 确定参考序列和影响系统行为的目标序列 | 第31-32页 |
5.3.2 对参考数列和比较数列进行无纲化处理 | 第32-33页 |
5.3.3 运用熵值法计算各指标权重 | 第33-36页 |
5.3.4 关联系数的计算 | 第36-37页 |
5.4 基于模型股权融资效率关联度测算结果分析 | 第37-41页 |
6 提高农业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效率建议 | 第41-43页 |
6.1 扩大企业规模 | 第41页 |
6.2 优化资本结构 | 第41-42页 |
6.3 降低财务风险 | 第42页 |
6.4 把握非负债税盾效应 | 第42页 |
6.5 完善内部运营机制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作者简介 | 第47-4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