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个性心理学(人格心理学)论文--信念、意志、行为论文

自我、他人程序信息对个体公正判断和行为反应的影响:自我建构类型的调节作用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引言第12-13页
1 文献综述第13-23页
    1.1 程序公正研究综述第13-16页
        1.1.1 程序公正概念与发展第13页
        1.1.2 程序公正的研究方法第13-15页
        1.1.3 程序公正效应的研究第15-16页
    1.2 自我建构研究综述第16-19页
        1.2.1 自我建构的概念及发展第16页
        1.2.2 自我建构的研究方法第16-18页
        1.2.3 自我建构和程序公正的相关研究第18-19页
    1.3 社会比较研究综述第19-23页
        1.3.1 社会比较理论概述第19页
        1.3.2 社会比较的动机、类型与效应第19-20页
        1.3.3 社会比较与程序公正的研究第20-22页
        1.3.4 社会比较与自我建构的研究第22-23页
2 问题提出及研究设计第23-26页
    2.1 问题提出第23-25页
    2.2 研究设计第25-26页
3 研究一 自我、他人程序信息对个体公正判断的影响第26-30页
    3.1 研究目的第26页
    3.2 研究假设第26页
    3.3 实验方法第26-27页
        3.3.1 研究设计第26页
        3.3.2 被试第26页
        3.3.3 实验材料和程序第26-27页
    3.4 结果分析第27-29页
        3.4.1 操作检验结果第27-28页
        3.4.2 自我、他人程序信息对个体公正判断的影响第28-29页
    3.5 讨论第29-30页
4 研究二 自我、他人程序信息对个体公正判断的影响:自我建构的调节作用第30-37页
    4.1 研究目的第30页
    4.2 研究假设第30页
    4.3 实验方法第30-32页
        4.3.1 研究设计第30-31页
        4.3.2 被试第31页
        4.3.3 实验材料和程序第31-32页
    4.4 结果分析第32-35页
        4.4.1 操作检验结果第32-33页
        4.4.2 实验材料的影响第33页
        4.4.3 自我建构类型的调节效应检验第33-35页
    4.5 讨论第35-37页
5 研究三 自我、他人程序信息对个体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自我建构类型的调节作用第37-43页
    5.1 研究目的第37页
    5.2 研究假设第37-38页
    5.3 研究方法第38-39页
        5.3.1 被试第38页
        5.3.2 测量工具第38-39页
    5.4 结果分析第39-42页
        5.4.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第39页
        5.4.2 描述统计第39-40页
        5.4.3 自我建构类型的调节效应检验第40-42页
    5.5 讨论第42-43页
6 总讨论第43-47页
    6.1 理论意义第43-45页
    6.2 实践意义第45-46页
    6.3 研究局限及未来研究方向第46-47页
7 结论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5页
附录第55-64页
    附录1 研究一材料第55-57页
    附录2 研究二材料第57-61页
    附录3 研究三材料第61-64页
在校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及参与科研项目第64-65页
后记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修形的面齿轮设计仿真分析
下一篇:M310型二代加核岛K厂房地震安全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