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目标的现状分析及策略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页 |
| 绪论 | 第10-14页 |
| (一) 研究缘起 | 第10页 |
| (二) 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 1. 教学目标 | 第10-11页 |
| 2. 文言文教学 | 第11-13页 |
| (三)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 一、文言文课程目标的定位 | 第14-22页 |
| (一) 文言文课程目标的定位 | 第14-18页 |
| 1. 学习汉语言文字 | 第14-15页 |
| 2. 赏析汉语言文学 | 第15-17页 |
| 3. 习得汉语言文化 | 第17-18页 |
| (二) 实现“文”“言”统一 | 第18-22页 |
| 1. 根据关键字词解读文本 | 第19-20页 |
| 2. 通过分析文本落实文言知识 | 第20-22页 |
| 二、文言文课堂教学目标的问题现状 | 第22-29页 |
| (一) 文言文课堂教学目标的定位偏差 | 第23-25页 |
| (二) 文言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表述不当 | 第25-27页 |
| (三) 文言文课堂教学目标的实施困难 | 第27-29页 |
| 三、文言文课堂教学目标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9-35页 |
| (一) 教师专业素养的缺失 | 第29-30页 |
| (二) 高考文言文的异化 | 第30-33页 |
| (三) 学生主体性的缺失 | 第33-35页 |
| 四、文言文课堂教学目标的制订策略 | 第35-43页 |
| (一) 设计合理的文言文课堂教学目标 | 第35-40页 |
| 1. 解读课标 | 第35-36页 |
| 2. 钻研教材 | 第36-38页 |
| 3. 分析学情 | 第38-40页 |
| (二) 准确的表述文言文课堂教学目标 | 第40-43页 |
| 结语 | 第43-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