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金融法论文--信托、信贷法论文

我国民间借贷利率的法律规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引言第10-11页
第2章 民间借贷利率问题的提出第11-18页
    2.1 民间借贷利率的社会现状第11-12页
    2.2 我国民间借贷利率规制的法律现状及反思第12-15页
        2.2.1 我国现行民间借贷利率法律规制体系第12-13页
        2.2.2 我国民间借贷利率法律规制体系的反思第13-15页
    2.3 民间借贷利率放任与管制之学界争议第15-18页
        2.3.1 民间借贷利率需放松管制第16页
        2.3.2 民间借贷利率仍需管制第16-18页
第3章 民间借贷利率引发的社会问题第18-22页
    3.1 高利贷问题第18-20页
        3.1.1 高利贷问题存在的现状第18-19页
        3.1.2 高利贷问题存在的原因第19-20页
    3.2 民间借贷利率引发的社会问题第20-22页
        3.2.1 非法集资第20页
        3.2.2 民间借贷利率引发的一般性纠纷第20-22页
第4章 民间借贷利率的市场本质第22-27页
    4.1 市场是规制民间借贷利率的基础第22-24页
        4.1.1 尊重市场自身发展第22-23页
        4.1.2 遵循民间经济运行惯例的需要第23-24页
    4.2 民间借贷利率的市场机制第24-27页
        4.2.1 民间借贷利率的市场现状第24-25页
        4.2.2 民间借贷利率市场自主性分析第25-27页
第5章 民间借贷利率的政府干预第27-36页
    5.1 我国民间借贷利率政府干预的历史渊源第27-28页
    5.2 政府干预的理论基础第28-29页
        5.2.1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需要第28-29页
        5.2.2 维护社会秩序、防范金融风险的要求第29页
    5.3 我国民间借贷利率政府干预的理念第29-31页
        5.3.1 金融自由的理念第29-30页
        5.3.2 适度干预的理念第30页
        5.3.3 金融安全的理念第30-31页
    5.4 我国民间借贷利率政府干预的原则及边界第31-33页
        5.4.1 利率干预的原则第31-32页
        5.4.2 利率干预的边界第32-33页
    5.5 政府对利率社会问题干预的具体分析第33-36页
        5.5.1 高利贷规制分析第33-34页
        5.5.2 集资涉刑案件规制分析第34-35页
        5.5.3 民间借贷利率民事纠纷规制分析第35-36页
第6章 民间借贷利率问题的制度激励与规范第36-40页
    6.1 民间借贷利率的制度环境第36-37页
        6.1.1 金融抑制的体制第36页
        6.1.2 法律制度的约束第36-37页
        6.1.3 信用制度的缺失第37页
    6.2 形成激励性法律治理模式的必要性第37-40页
        6.2.1 信息不对称是激励性制度存在的前提第37-38页
        6.2.2 激励性制度促进市场机制的发挥第38页
        6.2.3 激励性制度是减少政府干预的需求第38-40页
第7章 完善我国民间借贷利率规制的法律思考第40-45页
    7.1 激励为主,兼顾秩序的制度设计第40-42页
        7.1.1 实行市场准入制第40页
        7.1.2 实行利率登记制度第40-41页
        7.1.3 推行分类的民间借贷利率管理制度第41-42页
    7.2 构建完善的监督机制第42-43页
        7.2.1 实现事前监督和事后监督统一的监管体系第42页
        7.2.2 建立民间利率政府指导机制第42-43页
    7.3 完善相关立法第43-45页
        7.3.1 制定《放贷人管理条例》第43-44页
        7.3.2 修改民间借贷的相关法律第44-45页
第8章 结语第45-46页
致谢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单/双涂层堇青石整体式催化剂的制备及其NH3-SCO性能研究
下一篇:纳米二氧化钛对三价砷在大型蚤体内生物有效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