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9-10页 |
摘要 | 第10-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20-30页 |
1.1 梁问题的研究方法 | 第20-24页 |
1.2 梁问题的研究现状 | 第24-29页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9-30页 |
第二章 含固支端均质各向同性材料梁的平面弹性力学解 | 第30-53页 |
2.1 几种已有的固支边界条件 | 第30-32页 |
2.2 一种新的固支边界条件 | 第32页 |
2.3 平面弹性力学基本方程和含固支端梁的分析模型 | 第32-34页 |
2.4 应力、内力和位移 | 第34-37页 |
2.5 两端边界条件的应用 | 第37-40页 |
2.5.1 悬臂梁 | 第38-39页 |
2.5.2 一端固支另一端可动铰支梁 | 第39页 |
2.5.3 一端固支另一端固定铰支梁 | 第39页 |
2.5.4 两端固支梁 | 第39-40页 |
2.5.5 参数β的确定 | 第40页 |
2.6 算例与讨论 | 第40-52页 |
2.6.1 悬臂梁 | 第41-42页 |
2.6.2 一端固支另一端可动铰支梁 | 第42-46页 |
2.6.3 一端固支另一端固定铰支梁 | 第46-48页 |
2.6.4 两端固支梁 | 第48-52页 |
2.7 小结 | 第52-53页 |
第三章 另一种固支边界条件下的含固支端均质各向同性材料梁的平面弹性力学解 | 第53-65页 |
3.1 另一种简化固支边界条件 | 第53-54页 |
3.2 应力、内力和位移 | 第54-55页 |
3.3 两端边界条件的应用 | 第55-59页 |
3.3.1 悬臂梁 | 第56-57页 |
3.3.2 一端固支另一端可动铰支梁 | 第57页 |
3.3.3 一端固支另一端固定铰支梁 | 第57页 |
3.3.4 两端固支梁 | 第57-58页 |
3.3.5 参数m的确定 | 第58页 |
3.3.6 两种固支边界条件间的关系 | 第58-59页 |
3.4 算例与讨论 | 第59-63页 |
3.4.1 悬臂梁 | 第59-60页 |
3.4.2 一端固支另一端可动铰支梁 | 第60-61页 |
3.4.3 两端固支梁 | 第61-63页 |
3.5 小结 | 第63-65页 |
第四章 含固支端均质正交各向异性材料梁的平面弹性力学解 | 第65-86页 |
4.1 均质正交各向异性材料梁的平面弹性力学解 | 第65-68页 |
4.2 第一种固支边界条件的应用 | 第68-72页 |
4.2.1 悬臂梁 | 第69页 |
4.2.2 一端固支另一端可动铰支梁 | 第69-70页 |
4.2.3 一端固支另一端固定铰支梁 | 第70-71页 |
4.2.4 两端固支梁 | 第71-72页 |
4.2.5 参数β的确定 | 第72页 |
4.3 第二种固支边界条件的应用 | 第72-77页 |
4.3.1 悬臂梁 | 第73-74页 |
4.3.2 一端固支另一端可动铰支梁 | 第74-75页 |
4.3.3 一端固支另一端固定铰支梁 | 第75页 |
4.3.4 两端固支梁 | 第75-76页 |
4.3.5 参数m的确定 | 第76-77页 |
4.4 参数β与参数m的关系 | 第77页 |
4.5 算例与讨论 | 第77-85页 |
4.5.1 悬臂梁 | 第77-79页 |
4.5.2 一端固支另一端可动铰支梁 | 第79-82页 |
4.5.3 两端固支梁 | 第82-85页 |
4.6 小结 | 第85-86页 |
第五章 两端固支正交各向异性层合梁的平面状态空间解 | 第86-101页 |
5.1 分析模型与基本方程 | 第87-88页 |
5.2 边界位移函数 | 第88-89页 |
5.3 单层梁的状态方程及其解 | 第89-91页 |
5.4 层合梁的状态空间解 | 第91-92页 |
5.5 对称载荷作用时的状态空间解 | 第92-93页 |
5.6 算例与讨论 | 第93-100页 |
5.7 小结 | 第100-101页 |
第六章 正交各向异性功能梯度材料悬臂梁的平面状态空间解 | 第101-117页 |
6.1 分析模型、梁的位移与应力 | 第102-104页 |
6.2 近似层合模型与状态空间解 | 第104-107页 |
6.2.1 近似层合模型 | 第104页 |
6.2.2 状态空间解 | 第104-107页 |
6.3 算例与讨论 | 第107-116页 |
6.4 小结 | 第116-117页 |
第七章 组合梁的材料力学解 | 第117-127页 |
7.1 三层组合悬臂梁的理论分析 | 第117-123页 |
7.1.1 三层组合悬臂梁的分析模型 | 第117-118页 |
7.1.2 基本方程 | 第118-119页 |
7.1.3 内力、位移和应力 | 第119-120页 |
7.1.4 算例 | 第120-121页 |
7.1.5 讨论 | 第121-123页 |
7.2 三层组合超静定梁的理论分析 | 第123-126页 |
7.2.1 三层组合超静定梁的分析模型 | 第123页 |
7.2.2 基本方程 | 第123-124页 |
7.2.3 约束反力、内力、位移和应力 | 第124-125页 |
7.2.4 算例 | 第125-126页 |
7.3 小结 | 第126-127页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27-129页 |
8.1 主要成果与结论 | 第127-128页 |
8.2 展望 | 第128-129页 |
参考文献 | 第129-139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