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4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8页 |
1.2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5 论文的结构 | 第12-14页 |
第2章 我国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现状、危害及其发展趋势 | 第14-24页 |
2.1 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的现状 | 第14-17页 |
2.1.1 负责人作案居多 | 第14-15页 |
2.1.2 群蛀现象严重 | 第15-16页 |
2.1.3 涉案领域集中 | 第16-17页 |
2.1.4 作案手段单一 | 第17页 |
2.2 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的危害 | 第17-20页 |
2.2.1 阻碍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 第18页 |
2.2.2 损害了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 第18-19页 |
2.2.3 破坏了农村基层社会的稳定 | 第19页 |
2.2.4 阻碍了基层民主化进程 | 第19-20页 |
2.3 我国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的发展趋势 | 第20-24页 |
2.3.1 犯罪数量逐年增多 | 第20-21页 |
2.3.2 涉案金额不断上升 | 第21-22页 |
2.3.3 涉及其他犯罪增多 | 第22-24页 |
第3章 我国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的原因 | 第24-33页 |
3.1 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的外部原因 | 第24-29页 |
3.1.1 议事制度执行不力易导致权力集中 | 第24-25页 |
3.1.2 选举制度存在弊端 | 第25-26页 |
3.1.3 财务监督不力 | 第26-27页 |
3.1.4 重点领域监督存在漏洞 | 第27-28页 |
3.1.5 司法监督力度不足 | 第28-29页 |
3.2 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的内部原因 | 第29-33页 |
3.2.1 特权心理、侥幸心理、贪利心理严重 | 第29-30页 |
3.2.2 遵守规范的意识淡薄 | 第30-31页 |
3.2.3 经济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压力较大 | 第31-33页 |
第4章 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的对策研究 | 第33-42页 |
4.1 外部方面的对策 | 第33-38页 |
4.1.1 完善村务管理体系 | 第33-34页 |
4.1.2 完善农村选举制度 | 第34页 |
4.1.3 改革财务监督体制 | 第34-35页 |
4.1.4 堵塞重点领域的监督漏洞 | 第35-37页 |
4.1.5 加强司法监督的力度 | 第37-38页 |
4.2 内部方面的对策 | 第38-42页 |
4.2.1 提高文化水平及综合素质 | 第38-40页 |
4.2.2 增强遵守规范的意识 | 第40-41页 |
4.2.3 为农村基层干部的工作、生活提供保障 | 第41-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7页 |
1. 著作类 | 第43-44页 |
2. 论文类 | 第44-45页 |
3. 电子文献类 | 第45-46页 |
4. 其他类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已发表的论文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