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经济带与蒙中俄经济走廊互构关系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1-17页 |
0.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0.2.1 蒙古国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0.2.2 中国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0.2.3 俄罗斯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0.3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0.3.1 文献研究法 | 第15页 |
0.3.2 归纳分析法 | 第15页 |
0.3.3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 第15-16页 |
0.4 难点与创新点 | 第16-17页 |
1 地缘经济理论 | 第17-23页 |
1.1 地缘经济理论的基本概念 | 第17-20页 |
1.1.1 地缘经济的概念 | 第17页 |
1.1.2 地缘经济的基本特点 | 第17-18页 |
1.1.3 国际经济背景 | 第18-19页 |
1.1.4 区域经济一体化 | 第19-20页 |
1.2 地缘经济发展的条件和要求 | 第20-21页 |
1.2.1 地缘经济发展的保障和必要条件 | 第20页 |
1.2.2 地缘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 | 第20-21页 |
1.3 地缘经济理论的发展 | 第21-23页 |
1.3.1 美国学派 | 第21页 |
1.3.2 意大利学派 | 第21-22页 |
1.3.3 俄罗斯学派 | 第22-23页 |
2 蒙、中、俄经济合作的历史与现状 | 第23-29页 |
2.1 蒙、中、俄经济合作的历史回顾 | 第23-24页 |
2.1.1 蒙中经济合作历史 | 第23页 |
2.1.2 蒙俄经济合作历史 | 第23页 |
2.1.3 中俄经贸合作历史 | 第23-24页 |
2.2 蒙、中、俄经济合作现状 | 第24-29页 |
2.2.1 蒙中经济合作现状 | 第24-26页 |
2.2.2 蒙俄经济合作现状 | 第26-27页 |
2.2.3 中俄经济合作现状 | 第27-29页 |
3 丝绸之路经济带催生蒙中俄经济走廊 | 第29-34页 |
3.1 绸之路经济带战略 | 第29-31页 |
3.1.1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 | 第29页 |
3.1.2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内容 | 第29-30页 |
3.1.3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目标 | 第30-31页 |
3.2 绸之路经济带孕育蒙中俄经济走廊 | 第31-34页 |
3.2.1 蒙中俄经济走廊的概念界定 | 第31-32页 |
3.2.2 蒙中俄经济走廊产生的背景 | 第32页 |
3.2.3 蒙中俄经济走廊的战略地位 | 第32-34页 |
4 蒙中俄经济走廊助推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实施 | 第34-40页 |
4.1 以蒙中俄经济走廊为载体强化三国的经济合作 | 第34-36页 |
4.1.1 对各国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 第34-36页 |
4.2 以蒙中俄经济走廊载体增加三国的政治互信 | 第36-37页 |
4.2.1 蒙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 第36页 |
4.2.2 蒙俄战略伙伴关系 | 第36-37页 |
4.2.3 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 第37页 |
4.3 以蒙中俄经济走廊为载体加强文化交流 | 第37-40页 |
4.3.1 蒙中文化交流 | 第37-38页 |
4.3.2 蒙俄文化交流 | 第38-39页 |
4.3.3 中俄文化交流 | 第39-40页 |
5 蒙中俄经济走廊面临的挑战对策 | 第40-44页 |
5.1 蒙中俄经济走廊的挑战与困难 | 第40-42页 |
5.1.1 政治稳定性差 | 第40页 |
5.1.2 中国“威胁论” | 第40-41页 |
5.1.3 基础设施存在问题 | 第41页 |
5.1.4 贸易结构单一 | 第41页 |
5.1.5 贸易效率低 | 第41-42页 |
5.2 解决蒙中俄经济走廊困境的对策 | 第42-44页 |
5.2.1 实现各级沟通往来 | 第42页 |
5.2.2 增进各级文化交流 | 第42-43页 |
5.2.3 推进大型合作项目 | 第43页 |
5.2.4 调控宏观战略 | 第43-44页 |
结束语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