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7-9页 |
第一章 巴赫与李斯特 | 第9-11页 |
一、作品创作背景 | 第9页 |
二、巴赫作品中的宗教主题归纳 | 第9页 |
三、巴赫对李斯特的影响 | 第9-11页 |
第二章 作品结构分析 | 第11-16页 |
一、作品结构 | 第11页 |
二、主题“变形”所带来的情绪变化 | 第11-16页 |
第三章 宗教主题呈现的方法与技术解决 | 第16-32页 |
一、引子:“大开的地狱之门” | 第16-17页 |
二、变奏一:“泪眼汪汪的信徒” | 第17-19页 |
三、变奏二 | 第19-24页 |
(一)“善念与邪恶的矛盾对决” | 第19-21页 |
(二)“内心平静的思考与独白” | 第21-22页 |
(三)律动 | 第22-24页 |
四、变奏三 | 第24-28页 |
(一)“黑夜中的危机” | 第24-25页 |
(二)“最后的晚餐” | 第25-27页 |
(三)“耶稣被钉于十字架上” | 第27-28页 |
五、变奏四:“最终的道德审判” | 第28-30页 |
六、尾声:“人类永恒的语言——爱” | 第30-32页 |
结语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4页 |
致谢 | 第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