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陈朝禅学思想的发展及影响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绪论 | 第8-12页 |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 二、研究方法和内容 | 第9-12页 |
| 第一章 越南陈朝的历史及佛教概况 | 第12-19页 |
| 第一节 越南陈朝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 | 第12-14页 |
| 一、越南陈朝的历史背景 | 第12-14页 |
| 第二节 越南陈朝的禅宗和佛教概况 | 第14-19页 |
| 一、越南陈朝的禅宗概况 | 第14-17页 |
| 二、越南陈朝的佛教概况 | 第17-19页 |
| 第二章 越南陈朝禅学思想的特点 | 第19-29页 |
| 第一节 陈太宗与陈圣宗对于禅学的看法 | 第19-23页 |
| 一、陈太宗对于禅学的看法 | 第19-20页 |
| 二、陈圣宗对于禅学的看法 | 第20-23页 |
| 第二节 陈仁宗与竹林安子派禅学的形成 | 第23-25页 |
| 第三节 越南陈朝中后期禅学思想的发展 | 第25-26页 |
| 第四节 越南陈朝重要禅师的思想特征 | 第26-29页 |
| 一、慧忠上士的"混俗和光"思想 | 第26-27页 |
| 二、法螺与玄光禅师的悟禅思想 | 第27-29页 |
| 第三章 越南陈朝禅学思想的影响 | 第29-34页 |
| 第一节 越南陈朝禅学思想对佛学研究的贡献 | 第29-30页 |
| 第二节 越南陈朝禅学思想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 第30-31页 |
| 第三节 越南陈朝禅学思想对当今时代的意义 | 第31-34页 |
| 结语 | 第34-41页 |
| 参考书目 | 第41-45页 |
| 后记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