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策略在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课中的有效应用研究--以Microsoft PowerPoint为例
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5页 |
1.2 研究假设、目标、内容与方法 | 第15-17页 |
第2章 小组合作学习的特点及理论基础 | 第17-20页 |
2.1 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特点 | 第17页 |
2.2 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 | 第17-20页 |
第3章 研究的可行性分析及方案设计原则 | 第20-28页 |
3.1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类课程的性质及特点 | 第20-21页 |
3.1.1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类课程的性质 | 第20页 |
3.1.2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类课程的特点 | 第20-21页 |
3.2 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可行性分析 | 第21-22页 |
3.2.1 职业教育理念的指导 | 第21页 |
3.2.2 学生特点分析 | 第21-22页 |
3.2.3 教学环境分析 | 第22页 |
3.3 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设计目标与设计原则 | 第22-25页 |
3.3.1 设计目标 | 第22-23页 |
3.3.2 设计原则 | 第23-25页 |
3.4 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需注意的问题 | 第25-26页 |
3.5 学习活动设计上可能出现的问题 | 第26-27页 |
3.6 研究条件 | 第27-28页 |
第4章 研究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 第28-46页 |
4.1 实体研究过程 | 第28-38页 |
4.2 数据分析 | 第38-43页 |
4.2.1 第一轮行动后测试成绩数据的检验 | 第39页 |
4.2.2 第一轮各组得分数据的检验 | 第39-40页 |
4.2.3 第一轮行动实施后的分析与调整 | 第40-41页 |
4.2.4 第二轮行动后测试成绩数据的检验 | 第41页 |
4.2.5 第二轮各组得分数据的检验 | 第41-42页 |
4.2.6 对第二轮实践结果分析 | 第42-43页 |
4.3 本研究的基本结论 | 第43-46页 |
第5章 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附录 | 第50-64页 |
附录 1:第一轮任务描述 | 第50-51页 |
附录 2:第二轮任务描述 | 第51-53页 |
附录 3:第一轮测试卷 | 第53-54页 |
附录 4:第二轮测试卷 | 第54-55页 |
附录 5:访谈提纲 | 第55-56页 |
附录 6:第二轮教学设计 | 第56-59页 |
附录 7:第二轮小组评分标准 | 第59-60页 |
附录 8:第一轮总体成绩t检验数据表 | 第60-61页 |
附录 9:第一轮实验班组间检验数据表 | 第61-62页 |
附录 10:第二轮总体成绩t检验数据表 | 第62-63页 |
附录 11:第二轮实验班组间检验数据表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