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基于正渗透技术的藻水分离研究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1 绪论第14-17页
    1.1 研究背景第14-15页
    1.2 研究目的、内容第15-17页
2 文献综述第17-30页
    2.1 能源微藻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第17-19页
        2.1.1 能源微藻第17-18页
        2.1.2 能源微藻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第18-19页
    2.2 传统藻水分离法第19-23页
        2.2.1 物理化学法第19-22页
        2.2.2 膜过滤法第22-23页
    2.3 正渗透技术第23-26页
        2.3.1 技术基本原理第23-24页
        2.3.2 正渗透技术特点第24-25页
        2.3.3 正渗透应用现状第25-26页
    2.4 正渗透藻水分离第26-28页
    2.5 功能化磁性纳米粒子用作正渗透驱动液第28-30页
        2.5.1 功能化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及应用现状第28页
        2.5.2 功能化磁性纳米粒子用作正渗透驱动液现状分析第28-30页
3 材料与方法第30-40页
    3.1 仪器及试剂第30-32页
        3.1.1 实验仪器第30-31页
        3.1.2 实验试剂第31-32页
    3.2 实验藻体第32-33页
    3.3 藻体培养第33-34页
    3.4 正渗透分离实验装置第34-35页
    3.5 分析表征方法第35-40页
        3.5.1 水通量第35页
        3.5.2 正渗透膜第35-36页
        3.5.3 藻体性能第36-38页
        3.5.4 驱动液离子反渗性质第38页
        3.5.5 功能化磁性纳米材料第38-40页
4 正渗透系统构建及模拟藻水分离第40-56页
    4.1 引言第40页
    4.2 正渗透膜材料的评选第40-45页
        4.2.1 正渗透膜结构第40-42页
        4.2.2 正渗透膜出水通量第42-43页
        4.2.3 正渗透膜盐截留率第43-44页
        4.2.4 正渗透膜的重复利用性第44-45页
    4.3 正渗透驱动液的选择第45-50页
        4.3.1 单价态金属与非金属无机盐第45-46页
        4.3.2 金属无机盐价态第46-47页
        4.3.3 金属无机盐浓度第47-48页
        4.3.4 CTA膜的扫描电镜(SEM)表征第48-50页
    4.4 金属无机盐驱动液对藻水分离的影响第50-53页
        4.4.1 藻水分离水通量第50-51页
        4.4.2 膜污染表征第51-52页
        4.4.3 藻体对反渗金属离子的吸收及吸附现象第52-53页
    4.5 正渗透膜对氮磷的截留效果第53-54页
    4.6 本章小结第54-56页
5 正渗透藻水分离过程膜污染的研究第56-67页
    5.1 引言第56页
    5.2 二级出水中微藻生长曲线第56-57页
    5.3 不同生长周期对正渗透水通量的影响第57-58页
    5.4 藻水体系的表征及其对膜污染的影响第58-64页
        5.4.1 藻体胞内组成第58-59页
        5.4.2 藻体自身zeta电位第59-60页
        5.4.3 胞外多聚物(EPS)第60-64页
        5.4.4 藻细胞渗透压第64页
    5.5 藻体生物量浓度对正渗透系统及膜污染的影响第64-66页
    5.6 本章小结第66-67页
6 新型功能化磁性纳米驱动液的研制第67-81页
    6.1 引言第67页
    6.2 功能化磁性纳米Fe_3O_4复合材料的制备第67-68页
        6.2.1 磁性纳米Fe_3O_4第67页
        6.2.2 功能化磁性纳米Fe_3O_4@SiO_2-NH_2第67-68页
        6.2.3 磁性纳米Fe_3O_4-CMC、Fe_3O_4-淀粉第68页
        6.2.4 功能化磁性纳米Fe_3O_4-CMC@SiO_2-NH_2第68页
    6.3 功能化磁性纳米Fe_3O_4复合材料的表征第68-77页
        6.3.1 结构形貌TEM表征第68-70页
        6.3.2 悬浮性能第70-75页
        6.3.3 磁分离性能第75-77页
    6.4 功能化磁性纳米Fe_3O_4复合材料用作驱动液的研究第77-80页
        6.4.1 出水通量第77-78页
        6.4.2 膜污染第78-79页
        6.4.3 功能化修饰的稳定性第79-80页
    6.5 本章小结第80-81页
7 结论与建议第81-84页
    7.1 结论第81-83页
    7.2 创新点第83页
    7.3 不足与展望第83-84页
参考文献第84-93页
作者简介第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面向海上环境的数字证书管理系统的设计及实现
下一篇:三维模型表面纹理的无缝拼接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