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回顾 | 第12-14页 |
1.3.1 国外研究回顾 | 第12-13页 |
1.3.2 国内研究回顾 | 第13-14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4-16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5 研究的创新点及不足 | 第16-18页 |
1.5.1 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6页 |
1.5.2 研究的不足 | 第16-18页 |
第2章 本文研究的理论依据 | 第18-27页 |
2.1 理论基础 | 第18-23页 |
2.1.1 内部控制理论 | 第18-21页 |
2.1.2 风险管理理论 | 第21-23页 |
2.2 传媒集团财务风险 | 第23-27页 |
2.2.1 财务风险的界定 | 第23-24页 |
2.2.2 传媒集团财务风险特征 | 第24-27页 |
第3章 我国传媒集团财务风险控制现状 | 第27-34页 |
3.1 传媒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 第27-28页 |
3.1.1 政治环境分析 | 第27页 |
3.1.2 经济环境分析 | 第27页 |
3.1.3 金融环境分析 | 第27-28页 |
3.1.4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第28页 |
3.1.5 法律环境分析 | 第28页 |
3.2 我国传媒行业集团公司财务风险 | 第28-31页 |
3.2.1 资金管理模式的财务风险 | 第28-29页 |
3.2.2 跨行业投资的财务风险 | 第29-30页 |
3.2.3 传媒行业集团公司的利润分成风险 | 第30-31页 |
3.2.4 传媒行业集团公司的投资风险 | 第31页 |
3.3 我国传媒行业集团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31-34页 |
3.3.1 财务风险防范和控制意识不强 | 第31页 |
3.3.2 存货金额较大 | 第31-32页 |
3.3.3 筹资投资风险较大 | 第32页 |
3.3.4 经营性现金流量控制不足 | 第32-34页 |
第4章 华谊兄弟传媒集团案例分析 | 第34-43页 |
4.1 集团运营环境分析 | 第34-37页 |
4.1.1 外部环境分析 | 第34页 |
4.1.2 内部环境分析 | 第34-37页 |
4.2 华谊兄弟传媒集团财务风险的主要表现 | 第37-39页 |
4.2.1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的风险 | 第37页 |
4.2.2 跨行业投资风险 | 第37页 |
4.2.3 存货、应收账款控制存在财务风险 | 第37-38页 |
4.2.4 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阶段性不稳定的风险 | 第38-39页 |
4.3 华谊兄弟传媒集团风险控制的主要手段 | 第39-42页 |
4.3.1 建立财务控制监督 | 第39页 |
4.3.2 有效的控制环境 | 第39页 |
4.3.3 引进及创新的项目预算管理模式 | 第39-40页 |
4.3.4 业务及财务管理模式的独特性和创新性 | 第40-42页 |
4.4 案例启示 | 第42-43页 |
第5章 完善我国传媒行业集团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的对策 | 第43-49页 |
5.1 构建起健全有效的财务风险控制机制 | 第43-45页 |
5.1.1 事前增强集团公司财务风险控制活动的预见性 | 第43-44页 |
5.1.2 事中控制,做好财务监控工作 | 第44页 |
5.1.3 加强事后应对能力及时总结经验 | 第44-45页 |
5.2 选择有效的筹资策略 | 第45-46页 |
5.2.1 适时的选择筹资时机 | 第45页 |
5.2.2 合理确定筹资规模 | 第45页 |
5.2.3 合理安排企业收支 | 第45-46页 |
5.2.4 选择合适的筹资方式 | 第46页 |
5.3 投资过程中的风险控制 | 第46-48页 |
5.3.1 采用集中决策 | 第46页 |
5.3.2 增强投放方案的有效性分析,防止投资失误 | 第46-47页 |
5.3.3 传媒集团投资时应注意的原则 | 第47-48页 |
5.4 实现产业一体化,降低经营资本 | 第48页 |
5.5 发展新型业务,拓宽销售渠道 | 第48-49页 |
第6章 本文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后记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