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外科学论文--骨科学(运动系疾病、矫形外科学)论文--矫形外科手术学论文--骨骼手术论文

改良TARP技术与Goel技术治疗颅底凹陷症稳定性的有限元分析

摘要第3-8页
ABSTACT第8-12页
前言第15-17页
第一章 两种改良Goel技术治疗颅底凹陷症稳定性的有限元分析第17-35页
    1 材料与方法第17-19页
        1.1 上颈椎正常有限元模型建立第17-18页
        1.2 上颈椎失稳有限元模型建立第18-19页
        1.3 内固定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19页
    2 结果第19-21页
        2.1 上颈椎正常有限元模型的验证第19-20页
        2.2 C_1-C_2节段的ROM第20页
        2.3 内固定模型应力分布及应力峰值第20-21页
    3 讨论第21-26页
        3.1 C2LS或BC2LS技术可行性及临床研究第21-23页
        3.2 后路C_2椎体不同固定技术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差异第23-24页
        3.3 BI患者C_(1-2)关节内植入Cage的意义第24-25页
        3.4 Goel技术相关并发症第25页
        3.5 上颈椎有限元方法在本研究中的应用第25-26页
    4 结论第26-27页
    参考文献第27-30页
    附图第30-35页
第二章 改良TARP技术与Goel技术治疗颅底凹陷症的有限元分析第35-51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6-37页
        1.1 上颈椎正常有限元模型建立第36页
        1.2 上颈椎失稳有限元模型建立第36页
        1.3 内固定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36-37页
    2 结果第37页
        2.1 上颈椎正常有限元模型的验证第37页
        2.2 C_1-C_2节段的ROM第37页
        2.3 内固定模型应力分布及应力峰值第37页
    3 讨论第37-43页
        3.1 TARP技术的临床应用解剖第38-39页
        3.2 TARP联合Cage植入的意义第39页
        3.3 改良TARP技术与Goel技术的稳定性差异第39-40页
        3.4 TARP技术与Goel技术的临床应用比较第40-42页
        3.5 TARP技术相关并发症及预防第42-43页
        3.6 改良TARP技术与Goel技术的载荷传导机制差异第43页
    4 结论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7页
    附图第47-51页
全文小结第51-52页
综述一第52-59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综述二第59-65页
    参考文献第62-65页
缩略词表第65-66页
期间成果第66-67页
致谢第67-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海尔集团跨国并购后整合研究
下一篇:风险因子视角下农业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与治理的研究--以新中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