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论文

芦苇与互花米草种群沿潮位梯度的镶嵌分布格局及其与生境关系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目录第10-12页
第一章 前言第12-20页
   ·植物入侵相关研究进展第12-14页
     ·植物入侵概况第12页
     ·植物入侵影响第12-13页
     ·植物入侵机制第13页
     ·我国的植物入侵现状第13-14页
   ·互花米草相关研究进展第14-15页
     ·互花米草的入侵危害第14-15页
     ·崇明东滩互花米草入侵现状第15页
   ·泌盐植物相关理论及研究进展第15-16页
   ·植被与微生境的关系第16-17页
   ·研究背景、意义及目的第17-19页
     ·研究背景第17-18页
     ·研究意义第18-19页
     ·研究目的第19页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19-20页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第20-26页
   ·研究区概况第20-21页
   ·研究对象第21-22页
     ·入侵种互花米草第21页
     ·本地种芦苇第21-22页
   ·研究方法第22-24页
     ·芦苇与互花米草种群沿潮位梯度的镶嵌分布格局研究方法第22-23页
     ·芦苇与互花米草沿潮位梯度的种群分布特征及其与生境关系的研究方法第23-24页
     ·小尺度微生境内芦苇与互花米草与典型环境因子的相互作用研究方法第24页
     ·数据分析第24页
   ·技术路线第24-26页
第三章 芦苇与互花米草种群沿潮位梯度的镶嵌分布格局第26-33页
   ·引言第26页
   ·结果与分析第26-31页
   ·小结第31-33页
第四章 芦苇与互花米草沿潮位梯度的种群分布特征及其与生境异质性关系第33-41页
   ·引言第33页
   ·结果与分析第33-41页
     ·芦苇与互花米草沿潮位梯度的种群分布特征第33-36页
     ·芦苇与互花米草沿潮位梯度的种群分布与生境关系第36-39页
     ·小结第39-41页
第五章 小尺度微生境内芦苇与互花米草与典型环境因子的相互作用第41-57页
   ·引言第41-42页
   ·结果与分析第42-53页
     ·植株分布第44-46页
     ·土壤水分第46-47页
     ·土壤盐度第47-49页
     ·土壤温度第49-50页
     ·光照第50-51页
     ·环境因子相关性第51-53页
   ·小结第53-57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57-59页
   ·主要结论第57-58页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7页
附录: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第67-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獐(Hydropotes inermis)的警戒模式和逃跑行为研究
下一篇:安徽皇藏峪自然保护区不同微地形主要草本与藤本植物性状与适应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