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六倍体小麦全基因组SSR普查及分子标记的开发与评价

项目资助申明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序言第11-20页
    1.1 多倍化事件概述第11-12页
        1.1.1 多倍化事件的发展第11页
        1.1.2 植物中的多倍化第11-12页
    1.2 六倍体普通小麦的起源第12-15页
        1.2.1 六倍体普通小麦的起源进化历程第12页
        1.2.2 六倍体普通小麦祖先的争议第12-13页
        1.2.3 小麦染色体重组事件第13-14页
        1.2.4 中国春小麦Chinese Spring第14-15页
    1.3 SSR分子标记研究进展第15-18页
        1.3.1 简单重复序列SSR概述第15页
        1.3.2 SSR分子标记概述第15页
        1.3.3 SSR分子标记的应用进展第15-16页
        1.3.4 SSR分子标记的优劣势第16-17页
        1.3.5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SSR分子标记的发展第17-18页
    1.4 立题意义与技术路线第18-20页
        1.4.1 立题意义第18页
        1.4.2 研究内容第18-19页
        1.4.3 技术路线第19-20页
第二章 已测序禾本科物种SSR分布特征普查第20-25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20-21页
        2.1.1 实验材料与数据来源第20页
        2.1.2 SSR的搜索与鉴定第20-21页
        2.1.3 基因的功能富集第21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21-25页
        2.2.1 禾本科物种SSR的分布特征第21-24页
        2.2.2 SSR所在基因的功能富集分类第24-25页
第三章 六倍体小麦SSR的分布特征第25-32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25-26页
        3.1.1 实验材料与数据来源第25页
        3.1.2 SSR的搜索与鉴定第25-26页
        3.1.3 重复原件的分析策略及功能注释第26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26-32页
        3.2.1 六倍体小麦SSR的分布特征第26-29页
        3.2.2 六倍体小麦SSR的分布与基因及TE原件的关系第29-32页
第四章 六倍体小麦全基因组水平SSR分子标记的开发与评价第32-44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32-34页
        4.1.1 实验材料第32页
        4.1.2 基于鉴定SSR的批量引物设计第32-33页
        4.1.3 e-PCR模拟扩增第33页
        4.1.4 小麦DNA的提取第33-34页
        4.1.5 PCR扩增和产物检测第34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34-44页
        4.2.1 六倍体小麦SSR引物的设计与筛选第34-35页
        4.2.2 六倍体小麦SSR引物的PCR模拟扩增第35-36页
        4.2.3 六倍体小麦SSR分子标记的多态性分析第36-40页
        4.2.4 六倍体小麦SSR分子标记在不同物种中的可转导性分析第40-42页
        4.2.5 六倍体小麦SSR分子标记的PCR实验验证第42-44页
第五章 SSR角度探讨小麦起源进化第44-49页
    5.1 材料与方法第44页
        5.1.1 实验材料第44页
        5.1.2 e-PCR模拟扩增第44页
    5.2 结果与分析第44-49页
        5.2.1 六倍体小麦ABD亚基因组起源的推断第44-46页
        5.2.2 六倍体小麦各染色体上SSR分子标记的相互扩增第46-49页
第六章 新开发SSR分子标记与已有公开的小麦分子标记的整合第49-51页
    6.1 材料与方法第49页
        6.1.1 实验材料第49页
        6.1.2 分子标记整合方法第49页
    6.2 结果与分析第49-51页
        6.2.1 六倍体小麦分子标记的整合第49-51页
第七章 结论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61页
致谢第61-62页
作者简介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高光谱遥感的小麦农学参数及籽粒蛋白质含量监测模型构建
下一篇:渭北不同砧穗组合苹果幼树早花性与易成形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