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M9与AD590的温度检测系统的研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课题背景与意义 | 第10页 |
·国内外温度检测技术概述 | 第10-12页 |
·温度检测技术简介 | 第10-11页 |
·温度检测技术的发展 | 第11-12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第2章 嵌入式系统的主要结构体系 | 第14-27页 |
·嵌入式系统概述 | 第14-16页 |
·嵌入式系统的硬件组成 | 第14-15页 |
·嵌入式系统的软件组成 | 第15-16页 |
·ARM 微处理器的类型 | 第16页 |
·ARM 体系结构 | 第16-20页 |
·S3C2410 介绍 | 第20-27页 |
·S3C2410 主要特性 | 第20-21页 |
·S3C2410 系统结构 | 第21-24页 |
·S3C2410 存储器配置 | 第24页 |
·S3C2410 的A/D 转换器 | 第24-27页 |
第3章 温度检测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27-46页 |
·温度检测系统组成 | 第27页 |
·温度传感器电路设计 | 第27-35页 |
·温度传感器的选择 | 第27-34页 |
·温度采集及转换电路 | 第34-35页 |
·电压转换电路设计 | 第35-37页 |
·输入输出关系 | 第36-37页 |
·误差分析 | 第37页 |
·AD 转换电路设计 | 第37-38页 |
·存储器电路设计 | 第38-44页 |
·Flash 存储器 | 第38-43页 |
·SDRAM 存储器 | 第43-44页 |
·通讯模块设计 | 第44-46页 |
·串行通信电路设计 | 第44-45页 |
·JTAG 接口电路设计 | 第45-46页 |
第4章 嵌入式Linux 操作系统的建立 | 第46-54页 |
·建立交叉编译环境 | 第46-47页 |
·Linux 内核的移植 | 第47-52页 |
·BootLoader 的移植 | 第47-48页 |
·Linux 内核的配置和编译 | 第48-52页 |
·驱动程序的实现 | 第52-54页 |
·设备驱动程序接口 | 第52-53页 |
·驱动程序的实现 | 第53-54页 |
第5章 温度检测系统应用程序的设计 | 第54-69页 |
·主程序流程 | 第54-55页 |
·串口通信部分 | 第55-61页 |
·数据采集部分 | 第61-67页 |
·ADS7842 驱动 | 第61-66页 |
·数据采集程序 | 第66-67页 |
·数据存储部分 | 第67-69页 |
第6章 上位机的软件设计与实现 | 第69-76页 |
·上位机的功能分析与模块划分 | 第69-70页 |
·Visual Basic 的串口通信 | 第69页 |
·功能分析与模块划分 | 第69-70页 |
·实现数据库 | 第70-71页 |
·建立并连接Aceess 数据库 | 第70-71页 |
·上位机主界面及功能实现 | 第71-76页 |
·主界面功能的实现 | 第71-73页 |
·动态曲线显示窗体功能的实现 | 第73-74页 |
·历史数据库查看窗体功能的实现 | 第74-76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