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6-8页 |
| ABSTRACT | 第8-9页 |
| 缩略词(Abbreviation) | 第10-11页 |
| 引言 | 第11-12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0页 |
| 1 柿生物学特性及其应用价值 | 第12-13页 |
| 1.1 柿生物学特性 | 第12页 |
| 1.2 柿应用价值 | 第12-13页 |
| 2 柿在我国引种概况 | 第13-14页 |
| 3 柿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 第14-20页 |
| 3.1 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 3.2 存在的问题 | 第15-20页 |
| 第二章 君迁子的初代培养 | 第20-26页 |
| 1 材料 | 第20页 |
| 2 方法 | 第20-21页 |
| 2.1 外植体消毒及接种前处理 | 第20-21页 |
| 2.2 不同基本培养基对君迁子组培苗初代培养的影响 | 第21页 |
| 3 培养条件 | 第21页 |
| 4 数据分析方法 | 第21-22页 |
| 5 结果与分析 | 第22-24页 |
| 5.1 不同消毒方法对休眠芽初代培养的影响 | 第22-23页 |
| 5.2 不同基本培养基对君迁子组培苗初代的影响 | 第23-24页 |
| 6 讨论 | 第24-26页 |
| 第三章 君迁子的继代培养 | 第26-32页 |
| 1 材料 | 第26页 |
| 2 方法 | 第26-27页 |
| 3 培养条件 | 第27页 |
| 4 数据分析方法 | 第27页 |
| 5 结果与分析 | 第27-30页 |
| 5.1 不同种类、浓度的植物生长素对君迁子继代培养的影响 | 第27-28页 |
| 5.2 不同种类、浓度的植物细胞分裂素对对君迁子继代培养的影响 | 第28-29页 |
| 5.3 ZT+IAA与不同浓度TDZ组合对君迁子继代培养的影响 | 第29-30页 |
| 6 讨论 | 第30-32页 |
| 第四章 君迁子叶片再生培养 | 第32-40页 |
| 1 材料 | 第32页 |
| 2 方法 | 第32-33页 |
| 3 培养条件 | 第33-34页 |
| 4 数据分析方法 | 第34页 |
| 5 结果与分析 | 第34-38页 |
| 5.1 不同蔗糖浓度对君迁子叶片再生培养的影响 | 第34-35页 |
| 5.2 基本培养基、TDZ、NAA对君迁子叶片再生培养的影响 | 第35-36页 |
| 5.3 不同植物生长素对君迁子叶片再生培养的影响 | 第36-38页 |
| 5.4 不同暗培养时间对君迁子叶片再生培养的影响 | 第38页 |
| 6 讨论 | 第38-40页 |
| 第五章 君迁子的生根培养、炼苗和移栽 | 第40-48页 |
| 1 材料 | 第40页 |
| 2 方法 | 第40-41页 |
| 3 培养条件 | 第41-42页 |
| 4 数据分析方法 | 第42页 |
| 5 结果与分析 | 第42-46页 |
| 5.1 不同IBA、IAA浓度对君迁子生根培养的影响 | 第42-43页 |
| 5.2 基本培养基对君迁子生根培养的影响 | 第43页 |
| 5.3 不同暗培养时间对君迁子生根培养的影响 | 第43-44页 |
| 5.4 不同IBA、NAA浓度与6-BA不同浓度组合君迁子生根培养的影响 | 第44-45页 |
| 5.5 君迁子组培苗的炼苗、移栽 | 第45-46页 |
| 6 讨论 | 第46-48页 |
| 全文总结 | 第48-50页 |
| 本文创新点 | 第50-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 附录 | 第56-5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投稿与发表情况 | 第58-60页 |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