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城市轨道交通的LTE-M系统的无线资源分组调度策略研究
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2-26页 |
1.1 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8页 |
1.1.1 基于WLAN的车地无线通信系统 | 第13-15页 |
1.1.2 基于LTE的车地无线通信系统 | 第15-17页 |
1.1.3 LTE-M系统的无线资源调度算法 | 第17-1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2页 |
1.2.1 LTE应用于轨道交通的发展现状 | 第18-19页 |
1.2.2 LTE无线资源调度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1.2.3 LTE-M无线资源调度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1.3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22-23页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23-26页 |
2 LTE-M无线资源调度的技术基础 | 第26-44页 |
2.1 LTE无线资源调度技术 | 第26-32页 |
2.1.1 LTE网络结构及接口 | 第26-27页 |
2.1.2 MAC层与调度器 | 第27-29页 |
2.1.3 无线帧结构与资源块 | 第29-31页 |
2.1.4 资源调度要素与模式 | 第31-32页 |
2.2 LTE公网系统无线承载及QOS需求 | 第32-35页 |
2.2.1 服务质量QoS简介 | 第32-33页 |
2.2.2 LTE的QoS管理及策略 | 第33-35页 |
2.3 LTE资源调度模型及参考指标 | 第35-39页 |
2.3.1 资源调度系统模型 | 第35-37页 |
2.3.2 资源调度参考指标 | 第37-39页 |
2.4 经典资源调度算法 | 第39-43页 |
2.4.1 RR算法 | 第40页 |
2.4.2 Max C/I算法 | 第40-41页 |
2.4.3 比例公平调度算法 | 第41-42页 |
2.4.4 最大权重时延优先算法 | 第42-43页 |
2.4.5 指数比例公平算法 | 第4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3 适用于LTE-M的无线资源分组调度算法 | 第44-58页 |
3.1 LTE-M业务QOS需求及模型 | 第44-47页 |
3.1.1 列车运行控制业务 | 第45页 |
3.1.2 列车运行状态监测业务 | 第45-46页 |
3.1.3 紧急文本业务 | 第46页 |
3.1.4 视频监控系统业务 | 第46页 |
3.1.5 乘客信息系统视频业务 | 第46页 |
3.1.6 集群调度业务 | 第46-47页 |
3.2 多业务比例公平调度算法 | 第47-48页 |
3.3 调度算法的实现与仿真分析 | 第48-57页 |
3.3.1 调度算法实现过程 | 第48-51页 |
3.3.2 仿真对比与分析 | 第51-5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4 LTE-M单小区资源调度策略设计 | 第58-80页 |
4.1 下行调度策略设计与分析 | 第58-70页 |
4.1.1 资源调度方案设计 | 第58-65页 |
4.1.2 资源调度方案仿真与分析 | 第65-70页 |
4.2 上行调度策略设计与分析 | 第70-79页 |
4.2.1 资源调度方案设计 | 第70-76页 |
4.2.2 资源调度方案仿真与分析 | 第76-79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5 LTE-M多小区下行资源联合调度 | 第80-94页 |
5.1 LTE-M小区间干扰分析 | 第80-84页 |
5.1.1 LTE-M系统干扰类型 | 第80-81页 |
5.1.2 干扰造成的容量损失 | 第81-82页 |
5.1.3 常用干扰协调技术 | 第82-84页 |
5.2 LTE-M多小区下行资源联合调度 | 第84-88页 |
5.2.1 RB功率控制 | 第84-86页 |
5.2.2 多小区资源调度 | 第86-88页 |
5.3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88-9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92-94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94-96页 |
6.1 论文主要工作总结 | 第94-95页 |
6.2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第95-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100页 |
图索引 | 第100-102页 |
表索引 | 第102-104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04-108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08页 |